織夢與圓夢之間

文/李子 |2015.11.17
1448觀看次
字級

文/李子

每個星期三,我踩著朝露,搭上高鐵,一路飛越平疇綠野,穿越人聲鼎沸的台北車站,走入文學的殿堂,呼吸一堂又一堂心靈與文學交會的芬芳,我欣喜著,彷若小女娃初嘗蛋糕的甜美滋味。

小時候算是個文藝少女吧!書法被老師張貼在教室布告欄,作文刊登《兒童天地》,在司令台接受校長頒獎,還代表班上參加朗讀演講比賽。每一個新學期的開始,我喜歡就著書香大聲朗讀國語課文,憧憬半年內快樂的學習,卻對數學課本敬而遠之。我喜歡在上課時讓思緒隨著窗外雲朵飄移,下課後則放棄鞦韆跳高,選擇在校園草地上尋花做夢。教科書空白的屝頁總填滿文字,是夢想,是希冀,是對愛情的憧憬,對人生的疑惑,與世事人情的一知半解,還有更多的多愁善感。

每晚當家人都熄燈休息,我閉著雙眼忙著腦子,編織一幕又一幕的美夢,一場一見傾心的愛戀、或比賽獲得殊榮,雖然我一直是保守矜持的女孩,參加比賽也鮮少獲獎,但每晚睡前的美夢編織,讓我稍獲阿Q式的安慰,一直有尋夢的勇氣。

我的夢裡文學占了許多篇幅,《羅蘭散文》開啟我一窺文學殿堂的門窗,我一直難忘年輕的靳佩芬在偏鄉學校度過的漫漫長夜,那一屋、一壺、一杯熱茶的自在孤寂總讓我嚮往。日後我在鄉下教書,真的也品嘗了北風穿門呼嘯,靠一杯熱茶的溫暖熬過漫漫長冬的自在孤寂。

而後遍讀張秀亞、張曉風、琦君的散文,或秀麗或風華或溫柔敦厚;白先勇、張愛玲的小說,勾勒了一幅幅今昔對比的流金歲月;三毛的異域,黃春明的鄉土,各異其趣:而後閱讀的觸角攀爬至泰戈爾的詩集、珍.奧斯汀《傲慢與偏見》;讀了中文系後,就在詩經、論孟、左傳的花園裡臣服了。文字,蘊藏著無比富麗與瑰美,她引領我看見更寬廣的世界,她也牽引我內心澎湃的波濤,藉著爬格子書寫找到心靈的碧海藍天。

國小五年級時,投稿《兒童天地》,獲得五元稿費,我將那張紅色鈔票交給爸爸時,在他臉上看到欣慰的表情,讓我孜孜矻矻勤於筆耕。國中高中大學,校刊國語日報青年戰士報中華日報,偶有我不成熟的作品刊登,但都只是曇花一現,沒有天分的我,加上課業戀愛郊遊舞會的絢麗吸引,我的寫作夢日漸遙遠,那夜半煎熬書寫的熱情,已如過眼雲煙漸飄漸遠漸漸淡去。

然而內心深處卻有漣漪圈圈,在夜闌人靜,在批閱學生周記作文,在遭逢人生挫折失落時,想要抒發書寫抒情啊!這個平靜湖泊下暗藏的躁動不安,終於在退了休卸下繁重行政職後,開始冒了芽長了葉。

退休三年我不斷書寫,寫父母,寫童年,寫許多平凡小人物的愛恨嗔痴,從一開始的投五篇才獲青睞一篇,到屢投屢中,喜悅的尖叫聲,總是在看到編者回覆用後響起,無論多少次的留用通知都是百分百的開心,因為每一篇作品都是真誠抒發,每一篇作品的刊載,都有如懷胎九月的寶寶誕生。

從小看《聯合報》長大的我,一直希望我的老父親早上打開報紙,可以讀到我的文章,退休後我完成了這個心願,可是爸卻已經老到不太看報了。我每回返家總和爸爸絮絮叨叨說往事,爸爸的記憶田畝卻一日日荒蕪,我把寫他的文章念給他聽時,他哭了,他說:「真多謝,無擱真拍謝,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不要張揚給大家知道。」一年前欒樹翻紅的秋陽中,爸驟然離世,我又寫了數篇思念他的文章,他卻再也無法聽聞了,我永遠記得小五時投稿上榜,我將那五元稿費交給爸爸時,他臉上欣慰的笑容。

在做夢與圓夢之間,我真的很努力,歷經人生風雨的歷練,小女孩已半百有餘,毅力韌性也百倍滋長,成為打死不退的圓夢者。感恩有夢可築的幸福,即使年逾半百也要做夢圓夢,因為我總記得李清照是五十三歲那年,才寫就千古傳誦的〈聲聲慢〉啊,慢等,慢燉,我持續努力著,雖然知道自己只是平凡的織夢者。

二個月的「生活寫作班」,我從台中北上未曾缺過一堂課,這是這輩子最認真的學習,因為感謝詠黛老師的用心,因為珍惜每一堂與大師面對面親炙的恩典,每個周三,我踩著朝露,走入文學的殿堂,呼吸一堂又一堂心靈與文學交匯的芬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