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行走 鍾肇政先生的眼淚

文/李瑞騰 |2015.11.18
1200觀看次
字級

文/李瑞騰

周日的《聯合晚報》A5焦點版有一則二題新聞:「只念二天鍾肇政獲台大傑出校友」,照片配的是正在頒獎的特寫鏡頭,放在「五星飯店招牌菜小兵立大功」的下面,看到的時候就想,二則新聞對調不是更好嗎?但一轉念,一則文學家的落淚新聞能上焦點版,已經很不容易,至少說明編輯還是有文學素養的;我接著想的是:《聯晚》已經出了,明天各報會怎麼做呢?

周一晨起,先翻《聯合報》,這則新聞在A6生活版,放在本版固定專欄「金色陽光」之下,算是頭題,標題是「讀二天落跑……鍾肇政獲台大傑出校友」,照片是鍾肇政在台上致詞時拭淚的特寫;再看《人間福報》,在6版「教育/藝文」,做大頭題,照片同《聯合報》。《中國時報》則在A10「生活新聞」刊出「只念台大二天鍾肇政淚獲傑出校友」,圖文都大,照片是鍾老在兒子延威陪同下向學弟妹雙手作揖致意。

其實,獲頒傑出校友的各界人士有好幾位。我上網查了一下,「完整報導」有十八則,有十三則以他為新聞重點,有人僅出現名字,有人連名字也沒有。

我對這則新聞感興趣的原因,當然是鍾老是我素所尊敬的前輩作家。我想起當年在中壢服役時,初次到龍壇拜訪他的情景,迄今已三十五年矣;他負責《台灣文藝》時期,兒子鍾延豪一邊開書店一邊協助編輯的那一段時間,我常去他店裡;我曾任職的台灣文學館之館名為鍾老所題,我剛到館時,亦蒙鍾老惠贈墨寶「達觀」;剛剛去了一趟桃園市客家事務局,局長蔣絜安女士正是鍾老兒媳;最近幾天才簽字確定指導一位研究生撰寫〈鍾肇政文學編輯之研究〉。

新聞的內容當然都與此無關,重點在他在台大「只讀兩天」,其實不只兩天,應該是乖乖讀了兩天,就因聽力不好、對課程不滿意而經常逃課,最後被退學。這兩個因素可放大來看,鍾老聽力嚴重受損是日據下戰爭時期耳朵受傷所致,失聰生的教育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確是問題;課程呢,四書五經、唐宋古文八大家等,到今天都還是中文系的重要課程,至於現代文學,那年代要在台大中文系學魯迅、巴金,真是奢望啊!這也說明以繼承日本帝大和中國北大傳統的台大中文系,也曾有過在地化的困境。

鍾老在致詞中提到投稿問題,說他自己也是十投九退,他勉勵喜好文學的年輕朋友,不要怕退稿,「要愈挫愈勇」。這精神是對的,凡事都如此;不過,在新媒體時代,把文章寫好,具備有新媒體能力,發表權已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倒是參加文學創作競賽,現今已是文學新人登上文學舞台的必經過程,真的要愈挫愈勇。我們了解鍾老的苦口婆心。

鍾老的文學價值和地位已確定,桃園市客家文化會館設有鍾肇政文學館,文化局也正在他的故居籌設另一個以鍾老文物展示為主的館舍,但閱讀他的作品應該更重要;此外,他在編輯台灣本土文學上的貢獻,應該有更多實證的研究。

我因鍾老的一則新聞而有很多懷想和感觸,也更深刻地體會他的傷心落淚。祝願先生康健,福壽綿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