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機會不再 另種方案解決就業

 |2015.11.07
923觀看次
字級
清華大學的黃博淵展示「虛擬現實家裝」的設備和效果。 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受到經濟成長趨緩影響,中新社報導如今中國大陸的就業也受到波及,當企業提供的工作機會變少,薪資不升反降,促使更多人想投入這股創業潮,相關研究人士也表示,「創業」有利於解決眼前就業機會縮減的問題。

根據北京統計信息網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包括明星大學像是北大、清大、中國人民大學等二十四所北京大學生調查,近八成的大學生對創業感興趣。以北京中關村海澱圖書城轉型為創新創業孵化街區為例,光是近一年來,中關村街區孵化創業企業超過六百家,吸引創業者接近九萬人次。

其中的「車庫咖啡」赫赫有名,負責人葛世軒告訴中新社記者,這裡每周都會舉辦投資人聚會,創業者可以在這裡找到融資資源,他說,孵化器的重要功能就是為創業者和投資者搭建交流平台。

吳建輝是創業大軍中的一員,為了忠於自己的愛好,今年三十二歲的他於五年前放棄程序員的工作,走上創業之路,「畫漫畫能讓更多人認識我,我希望像幾米那樣創造自己的品牌。」他在車庫咖啡裡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吳建輝說,在「孵化器」平台上他已經交換了上萬張名片,在交換的上萬張名片中,包括三百多張投資人的名片,他說,被投資人拒絕是「家常便飯」。

另一位自主開發戶外運動手機的創業者楊哲則說,在過去創業的七年之中,他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缺乏優秀人才。「中國人傳統的觀念還是求穩定,創業的想法只存在於少數人當中。」但楊哲也堅信,隨著社會大眾對於創業觀念的改變,未來一定會有更多人才願意與他同行。

事實上,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大陸相關單位除了鼓勵「孵化器」發展,也出台不少優惠扶持政策。今年四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考察中國工商銀行時就提出,可以對國有商業銀行專門負責小微企業信貸的部門給予適當的優惠金融政策;六月,國務院決定投入人民幣六百億元作為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並制訂相關法令,要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