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新華社報導,創業潮湧現,日前甫落幕的首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吸引了一千八百七十八所大學院校、五萬七千二百五十三支團隊,參加人數超過二十萬人。但不少專家認為許多年輕創業者「言必稱網際網路+」,其實很多專案「華而不實」,只是利用「網際網路+」的概念,重新包裝了過去舊有的營運模式。
儘管如此,仍有許多專案讓人眼睛一亮,以這次的比賽來說,經過初賽、複賽,最終優選出三百支團隊,總決賽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Unicorn無人直升機系統」和浙江大學的「智能視力輔具及智能可穿戴近視防控設備」不相上下,並列冠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Visbody人體三維(3D)掃描儀」獲得季軍。
浙江大學的領隊李響說,這個「Visbody人體三維(3D)掃描儀」專案的設備有一個名字叫「雲夾」,戴上「雲夾」可以檢測讀者的閱讀距離角度,再透過雲計算回覆給用戶,可以針對學齡兒童矯正視力,算是全球第一款近視防控可穿戴智能護眼設備。目前團隊不僅成立公司,還有四條生產線,超過五十款產品,實際銷售出去的設備已超過十萬套。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Visbody人體3D掃描儀只需一秒鐘,就可以完成對人體的高精密的3D掃描,精密度甚至達到零點一公分,以人體3D掃描領域來說,技術領先全球。
此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慕聲科技」團隊推出個性化耳機訂制服務——用手機拍張自己耳朵的照片後,線上傳出和下單,幾天之後便會收到根據自己耳廓形狀訂製的耳機,價錢只需人民幣三百到四百元。
這個專案還推出高端訂製版和大眾版兩種,慕聲科技團隊負責人說,許多參加類似《中國好聲音》歌唱比賽的歌手、演員,都是他們的高端用戶,而且在電腦識別技術進一步成熟後,他們還會推出成本較低、保證音質的大眾訂製版。
除了新技術、新產品等「實體」創業專案,運用互聯網平台整合現有市場資源和營運型態是另一創業主流。就讀吉林大學博士班的趙航,因母親從事物業服務,從小比別人更了解物業管理的問題。
「由於信息不對稱,一些城市樓盤物業公司和小區業主常發生矛盾,我們瞄準了這個市場痛點,試圖用『網際網路+物業』思惟破解這個難題。」他說,二○一三年,他和團隊開發物業e服務平台,讓業主透過網路獲得更多公用和商用資訊,並解決訪客無法進行身分確認而吃閉門羹的問題。目前,這個平台已有二十萬住戶,與七家物業公司達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