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電商不僅積極申請保險牌照,未來也可能成立民營銀行。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一般企業跨足金融業成為現下的流行,包括熱門的電商與手機產業。日前陸媒大幅報導,京東電商集團旗下京東金融已向監管部門提出互聯網保險牌照申請,如果順利成功獲得批准,將是業內第五張互聯網保險牌照。
自阿里巴巴集團馬雲與騰訊馬化騰、中國平安馬明哲三人聯手拿到第一張互聯網保險牌照,設立眾安保險公司後,易安財險、安心保險和泰康在線財險三家公司接連申請,根據易觀智庫的分析師觀察,京東拿到第五張牌照的可能性非常大。
事實上,不僅是保險牌照,京東電商未來也可能跨足銀行業,開設民營銀行。
今年六月底,大陸當局推出「關於促進民營銀行發展的指導意見」,吸引超過五十家企業或企業集團向大陸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申請,除了京東電商集團之外,還包括大陸手機業者小米。
陸媒指出,小米和京東申設銀行的舉動有跡可循。先是大陸A股上市公司和邦股份發出公告,將與小米、新希望、紅旗連鎖等企業共同發起設立民營銀行,首期註冊資本人民幣三十億元。而和邦股份投資上述籌設銀行,入股不超過一千五百萬元,占民營銀行總股本不超過百分之五。
儘管消息揭露後,和邦股份發出公告,民營銀行項目尚處於初步磋商階段,參與主體、註冊資本、經營範圍等事項都尚未確定,各方也尚未達成任何初步意向,最終公司能否入股、入股金額及入股比例等均不確定。
京東則回應,未來銀行和非銀行機構的業務邊界會愈來愈模糊,像京東這樣以消費為背景的公司,未來會積極看待民營銀行問題,並與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保持緊密合作。
京東在金融業務上除涉足傳統的存、貸、匯外,已延伸至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眾籌、財富管理、支付、保險等領域,形成京東金融業務的六大領域。
至於小米手機,先前則成立多家業務公司,完成在電子支付、行動金融等領域布局,還推出包括「小米金融」、「小米活期寶」等金融服務;日前宣布新的金融產品「小米貸款」即將內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