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堂選擇留在台灣學音樂,把比賽當作檢驗自己的機會。圖/台師大提供
【記者康翊筠台北報導】台灣青年音樂家傳捷報!小提琴家王建堂上周在日本二○一五大阪國際音樂比賽,於眾多國際精英選手中脫穎而出,勇奪弦樂組金牌,為台灣第一人。
目前就讀台師大音樂研究所博士班表演藝術組三年級的王建堂,五歲開始習琴,原本只是興趣,某天媽媽拿出發條玩偶告訴他:「你只要好好練琴,有天能像這隻發條玩偶一樣,可愛地拉琴、討人喜歡。」從此發條玩偶成為他練琴的動力,讓他成為台灣頂尖級青年小提琴家。
5歲習琴
發條玩偶當動力
王建堂在學音樂的路上,並沒有追逐流行而出國留學,而是選擇留在台灣完成博士學業,令外界十分好奇。王建堂表示:「台灣的學習自有一套系統,到一個階段就想繼續下去,不希望中斷進度再去國外重新適應;且學習期間仍會藉由不斷比賽拓展國際視野、審定自己能力。」
王建堂沒有選擇出國深造,但他在樂壇名聲早已遠播海外,除了曾獲台灣弦樂團第八屆小提琴比賽青年組第一名,以及兩度獲選為「文化部音樂人才庫」成員,更於二○一二年榮獲香港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指定作品演奏獎,也曾入選中國、南韓、美國等多項大賽,二○一二年成為兩廳院樂壇新秀得主。
現任指導教授陳沁紅時常鼓勵王建堂參加各大比賽,累積經驗並從中檢視自己,讓他覺得每次比賽都像個賭注,「你以為已準備好,但其實有各個因素決定勝負,所以需要運氣加上實力」。
王建堂認為每次比賽都讓他成長許多,甚至比賽已成為他定期檢驗、補給自己的方式之一,雖會有得失心,但他真正在意的是透過比賽檢測自己有沒有進步?有沒有達到短期目標?賽場上,他樂於交朋友,不把對手當敵人,因為他心想著「只跟自己比」。
王建堂在習琴路上,十分感謝一路遇到的好幾位恩師、貴人,他們都在不同時刻給予王建堂關心及實質幫助;陳沁紅是他的重要恩人,他感謝陳沁紅給他勇氣、鼓勵他多嘗試,甚至提供許多國際大師班上課的機會,讓他拓展人脈、增進音樂專業能力。
讀台師大
要留台灣傳技藝
目前王建堂也在中小學音樂班任教,未來計畫留在台灣投入教育或演奏事業;他認為在教導他人時,自己也能從中得到啟發或靈感,他十分期盼把他在台灣這塊土地所學到的任何本領,繼續散播給下一代。
大阪國際音樂比賽已有十六年歷史,項目包含小提琴、鋼琴、管樂、聲樂等,項目與參加人數多,是日本最具知名度的國際性比賽之一。
弦樂組比賽分兩輪,首輪採DVD預選,入選上周決賽的選手近五十位,來自各國;王建堂演奏的決賽曲目為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