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萬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魯冠球 民企不倒翁 敢言愛學習

整理報導/杜晴惠 |2015.10.18
2325觀看次
字級
四年內跟隨國家主席或副主席三次出訪美國,平日不常出國的魯冠球,卻是國家領導人訪美經貿團的常客。圖/新華社
魯冠球(左二)向來訪者介紹萬向集團研發電動汽車的情況。圖/新華社
擔任廠長的魯冠球(中)深入車間檢查生產情況。圖/新華社
一九八四年,魯冠球(中)鼓勵大學畢業生在鄉鎮企業裡做出一番事業。圖/新華社
一九九○年魯冠球登上美國《新聞周刊》封面。圖/新華社
閒暇時的魯冠球喜歡和外孫女在一起 。圖/新華社
魯冠球在自己的菜園中(一九九八年攝)。圖/新華社

整理報導/杜晴惠

圖/新華社

四年內跟隨國家主席或副主席三次出訪美國,平日不常出國的魯冠球,卻是國家領導人訪美經貿團的常客。

二○一二年二月,當時擔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出訪美國,魯冠球是隨行企業家之一;三年後,習近平再訪美國,隨行名單中依然有魯冠球。甚至二○一一年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時,魯冠球也隨行出訪。

當時的美方企業代表有微軟、高盛、摩托羅拉、通用電氣、可口可樂、杜邦、波音、英特爾等公司負責人,中方企業家代表,除了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等人外,就是魯冠球。

今年,隨行企業家馬雲和馬化騰等人,個個都是科技新貴,享有盛名,汽車業代表魯冠球顯得低調。但在座談會上,習近平不但主動和他打招呼,還在致辭中提到了他所創辦的萬向集團;座談會場外,大家爭相跟他合影,影響力不言而喻。

敢講真話受到青睞

究竟他是何方神聖?隨著習近平出訪的新聞,魯冠球奮鬥四十五年、創立「民企不倒翁」萬向集團的故事再度成為媒體的焦點。

根據報導,魯冠球是中國最早的創業者之一,一九六九年和六位農民創立寧圍公社農機廠,一九九一年成為繼鄧小平之後,第二個登上美國《新聞週刊》的中國人。一九九四年萬向集團獲得官方的正式批准,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設立公司,由魯冠球的女婿倪頻擔任總經理,成為改革開放後,首批在美國設廠的中資民營企業之一。

目前,萬向集團在美國十四個州有二十八家工廠,為美國提供了五千六百人的就業機會,年銷售近二十億美元。以二○一○年的營業數字來說,那一年在美國生產的汽車中,每三輛就有一輛使用萬向的零組件。

陸媒披露,魯冠球深受元首青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敢講真話」。當年習近平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曾多次造訪萬向集團,據了解,魯冠球從頭至尾不改蕭山農民口音,還常常脫稿發揮,妙語連珠。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項迷人的特質,就是他總是笑眯眯。陸媒寫道:「當他帶著特有的『魯式微笑』行走在世界各地,所接觸的各界人士都對萬向表達了尊重。如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所說,「很多人會很成功,但這個成功的人,能夠同時得到政府的認可,並被他自己的合作夥伴交口稱讚,得到大家的一致尊敬,這在美國也是很少見的,但『萬向美國』做到了。」

每天讀報保持進步

事實上,這位「微笑總裁」過去四十多年都是靠著「讀報」來學習成長的。他十五歲離開學校出外打拚,為了不讓自己與社會脫節,每天保持「讀報」習慣,掌握社會的脈動——早上讀報,晚上七點看《新聞聯播》,陸媒說魯冠球的這個習慣維持了四十多年,連雷都打不動。

不僅如此,每天萬向集團辦公室都要為魯冠球準備三萬多字的閱讀資料,舉凡各主流報刊、各大網站中刊載的重要政策和汽車行業相關的資訊,一概不放過,在社交網站大行其道的時代,他雖沒開微博帳號,但網路上流行的新鮮事、新名詞,如數家珍。

就是這種謙卑學習的態度,贏得陸媒讚譽,「他被譽為中國企業家中的常青樹。他是一個穩健中帶有冒險氣質的人。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主宰了萬向集團從一個小鄉鎮企業發展成國內最大民營企業之一的全過程。」

二○一四年,萬向集團營業收入達人民幣一千一百八十六億元,是中國企業五百強之一,是中國向世界名牌進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十六家企業之一,不僅成為美國汽車三巨頭的供應商,還收購了二十多家美國企業,投資觸及房地產及新能源領域。

尤其他一直想發展新能源汽車,常對外說這是他退休前最大的願望,「我會把萬向掙到的每一分錢都用來製造電動車。我會大量燒錢,直到成功。或者萬向崩盤為止」。據陸媒報導,這個夢想隨著陪同習近平出訪美國後將有望加速實現。

談未來願景

新能源汽車 非成功不可

即使萬向集團目前已有公司在美國證交所上市、擁有十六個海外公司,魯冠球還是習慣在老家蕭山生活,住在十幾年前蓋的小樓裡,與農民和田野為鄰,閒暇時和孫女一起玩。

此次隨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媒體繪聲繪影,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包括在中美企業家座談時,他為什麼是第一個發言的中方企業代表?魯冠球說,那是因為美國通用CEO是代表美國企業第一個發言,而提出的問題需要中方去回應,如此而已。

當記者問他與國家主席的因緣時,魯冠球說:「自我在全國有影響開始,首位接見我的中央領導同志就是習主席的父親習仲勳。」因此當二○○二年習近平到浙江擔任書記,並且拜訪萬向時,他秀出與習仲勳的合影照片,拉近兩人關係。

做電動車展現決心

魯冠球認為,人一生一定要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事,在他麾下的萬向集團,員工的工作守則也是「一天做一件實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對他來說,退休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做出新能源車。「搞零件的,總想搞汽車。在經過調查研究後,我們發現整個世界的汽車供需基本上已經平衡了。德國的一些大公司早就從事電動汽車方面的研究了,但是我們國內還沒有開始,我們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機會。」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萬向先於二○一一年收購美國A123系統公司,這樁中國最大的汽車零組件製造商購併美國最大新能源電池製造商,曾在業界投下震撼彈。之後再以一點四九億美元的出價成功收購美國新能源汽車企業「菲斯科」(Fisker Automotive Inc)。市場人士指出,萬向集團成功收購菲斯科,將增快他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步伐。

記者問今年已高齡七十的他,新能源汽車仍存在很大風險,是否會害怕失敗?魯冠球說,這個行業失敗的主因是產品品質成本不符合市場的需求。「萬向一定要吸取這個教訓,我們電池的技術和人才,也就是起源在美國。把電池搞精搞專,汽車同樣如此。它的優勢都在美國汽車,先不求量,先求質。要想做被世界尊敬的公司,我們首先要有受全世界消費者歡迎的產品。所以,萬向現在關鍵的就是創牌子,將口碑放在第一位。如果達不到這個要求,就延遲時間。」

他說,「我一定要搞下去,我搞不成,我兒子搞,兒子搞不成,還有孫子。一定要搞下去,一定要搞成功」。

小檔案

魯冠球,1945年1月17日生於浙江省蕭山區寧圍鎮,萬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15歲輟學務農的魯冠球曾做過鐵匠,1969年,與6位農民集資人民幣6000元(約新台幣三萬多元),一起創辦蕭山寧圍農機廠,生產農業機械設備,此為萬向集團的前身。

從「鐵匠鋪」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家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提供零組件的OEM廠商,萬向集團在大陸有「企業常青樹」的美譽。魯冠球個人雖未曾在學術領域拿過半張像樣文憑,但多年來自己獨立學習、孜孜不倦,撰寫過大量的理論文章,曾有60多篇論文發表在全國性刊物,像是《求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贏得「農民理論家」稱號。

2013年,魯冠球登上中國富豪榜,以人民幣235億元身價,排名第14名;2015年,魯冠球以人民幣370億元身價,名列胡潤排行榜第37名,與馬雲、宗慶後被稱為浙商三大領軍人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