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明日召開臨時全國黨代表大會,唯一主題是廢止洪秀柱的總統提名,這齣大戲走到今日,外界罵聲不斷,所有指控都有所本,國民黨主事者也必須吞下去。但是,事已至此,批評、嘲諷、痛罵,都已於事無補。國民黨和所有有投票權的公民應該關注的是:怎麼做,才能對台灣、對下一代最有利。
換柱聲起後,令當事人洪秀柱與眾多鐵粉最憤怒的是,洪秀柱是在國民黨無人參選之際,毅然出馬,扛下大選重擔;她也飛過「防磚民調」,她出線的程序比歷任提名人辛苦完備。她勇於直言,陳述理念清楚而打動人心。
但我們也必須了解,自從防磚民調之後,洪秀柱一路開高走低,目前和民進黨總統提名人蔡英文的差距,已到了難以彌補的程度。她有關兩岸政策的發言,打掉了中間選民對她的信任,也讓國民黨的立委選情雪上加霜。種種不利因素,是國民黨冒險陣前換將的原因。
換柱是自有總統直選以來,各政黨首見,對洪秀柱與眾多挺柱鐵粉而言,情何以堪,外界也能充分理解其憤怒與委曲。但換與挺之間,洪陣營有再多的委曲、國民黨有再多的不是,雙方主事者與支持者要平心靜氣的問自己兩個問題:政黨成立的目的是什麼?選舉的目標又是什麼?
對前一個問題,答案應該是「執政」;後一個問題的答案則是「勝選」。當國民黨發現目前的總統提名人不但無法打勝總統選戰,更可能危及立委選情時,全體黨員就共同面對了一個嚴肅的問題:在時間仍容許時,是否應考慮調整人選?柱姐的理念論述固然動人,但政治畢竟不是公民與道德課,「現實」與「實力」才是硬道理。
陣前換將,風險何其大,歷經無數選戰的國民黨不可能不知道。即使如此,中常會仍通過了換柱決議,誠如黨主席朱立倫所言,這是不得不的痛苦決定。果真如此,為了還洪秀柱公道,平息挺柱鐵粉的憤怒,挽救國民黨不致分裂,我們希望,在明天的臨全會中,朱立倫能提出充分說明,甚至是具體民調,以賦予「換柱」穩固的基礎服眾,讓團結不致流於口號。
對洪陣營,我們在同其心、同其理之餘,也要再度提出「大局為重」的呼籲。國民黨已處在崩解的邊緣,再多尖銳的言詞,只是加速其敗亡而已。這應不是一再強調愛黨愛國的柱姐的初心。而所謂的換柱,並非如洪秀柱所言「把我打死」,洪朱配也好,朱洪配也好,都是一加一大於二的選項,何必堅持裸退;國民黨也必須在換柱後,以更高的智慧籌畫新的總統提名人與副手搭檔。
民進黨尚未取得政權,其黨內高層已有人公然明言,「我主張台獨」;也有人明白表示,國歌是否修改,是可以討論的事。明年一月十六日之後,若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又取得國會絕對多數,修憲、改國號、改國歌即其囊中物。這是二千三百萬人所樂見嗎?二○一六是關鍵一役,看清形勢、放下個人榮辱得失,為下一代想想,這才是換柱紛擾中,唯一的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