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家庭、天使心基金會的家長一同推著娃娃車歡喜上街頭。天使心基金會的成立即來自林執行長夫婦捐出的一百萬元學生保險理賠金。圖/李祖翔
《愛捐贈》,一家親文化出版
文/陳亦純、蔡富丞
保險捐贈這個概念可說是一個非常有突破性的壯舉,它給保險功能帶來一個全新的詮釋,讓保險能夠在保障自己和家人外,還可在回饋社會方面有進一步的提升。
所謂保單捐贈,是指要保人將其擁有的保險金的受益人,在個人意識自主下指定為公益慈善團體。
在台灣有三件保險捐贈的美好義行,金額不低,影響也很巨大!
一位單身中年女性,她接受好心的保險從業人員建議,因為本身未婚,沒有家庭負擔,所以將現有的人壽保險分別指定給兩個慈善機構,一個是專門協助顏面損傷者的基金會,一個是視障機構。當她的大限來到時,本來不受注意的善行激起了漣漪,一張兩百萬台幣的保險捐贈讓顏損者有了重建容貌的機會,也讓視障朋友有了兩百萬台幣的保險捐贈金,蒙受光明的庇蔭。
另一位是從大陸來台的退伍軍人,他孤單地過了一生,省吃儉用存下千萬元當養老金。錢是他的寄託,台灣是他的長棲之處,他熱愛這塊幸福寶地。他接受一位保險人的建議,用千萬存款購買保險年金,萬一他撒手人寰,每個月將有十二萬元分配給十二個慈善機構。如今他已不在人間,但他和十二個公益機構結了善緣,每個機構每個月能得到他一萬元的資助,而且這個德澤還能延續一段挺長的歲月。
天使心基金會的成立是另一個故事。林執行長和美麗的太太都是音樂家,豈知生出高度障礙的長女,痛苦、灰暗襲擊他們倆,為治療女兒的病又被騙財,差點活不下去。後來得到教友的資助和鼓勵,知道女兒是天父顯化來讓他們倆知道生命的意義,並明白要去幫助和他們一樣痛苦的家長。當女兒回到天父身邊時,夫妻倆便將一百萬元學生保險理賠金用於成立天使心基金會,現在幫助了全台灣三千多個家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個人的力量雖微小,卻可以震撼世界!活著時做不到的事情,身故後卻可以德澤千萬人,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也該做的善行。
(摘自《愛捐贈》,一家親文化出版)
作者
簡介
陳亦純
一九七五年進入保險界(南山人壽),歷經慶豐人壽和美商大都會人壽副總經理、二○○八年中華華人講師聯盟會長。現為台大保險經紀人公司董事長、台北市生命傳愛人文發展協會理事長,於人間福報及各媒體有大量文章披露。
近年來推廣「保險捐贈」,期望民眾在百年後將保險金的一小部分捐給弱勢族群,讓生命發光發熱,慧命可以「留下大愛,不留遺憾」。
蔡富丞
美國加州資訊工程碩士、美國奧克拉荷馬州資訊管理學士。現任台北市生命傳愛人文發展協會總幹事、國際佛光
會中華總會新店第一分會會長
(2015-201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