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龜車聞名 福斯毀了德製信譽

文/戴定國 |2015.10.11
1710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德國福斯汽車在柴油車安裝軟體,車輛受檢時,自動轉入防汙功能,符合排放標準,但檢驗結束後,又自動關閉防汙功能,得到較高的馬力、加速性,實際行駛排放比法定上限高出四十倍。福斯醜聞使該公司、德國信譽都蒙上陰影。

近年,歐洲汽車業大舉投資柴油技術,福斯集團的奧迪(Audi)、斯柯達(Skoda)和喜悅(SEAT)等品牌都捲入。賓士、BMW等德國豪華車,以及法國的雷諾(Renault)、寶獅(Peugeot)和飛雅特–克萊斯勒目前無跡象顯示造假,但都面臨長期挫折。

醜聞爆發後,柴油車滯銷。有車主氣急敗壞,以三萬五千美元購入的福斯柴油車,上網以一萬美元脫手,唯一出價的是七千五百美元。

福斯醜聞 甚於希臘危機

德國媒體形容,福斯造假堪稱「汽車業史上最愚蠢行為」,德國人擔憂影響出口經濟,一旦波及其他產業,後續包括失業等連帶引發的社會衝突,將比目前的反移民而上街頭抗議情況更嚴重。

歐盟從一九九○年代起,逐步採取愈來愈嚴格的二氧化碳、一氧化氮排放標準。例如去年頒行統稱〈歐盟六〉的規則,將排放量的上限降低。但是否落實執行規則,由二十八個會員國自己決定。

福斯是德國最大汽車製造商之一,也是德國最大的企業雇主,本土員工就超過二十七萬人,供應商的員工更可觀。經濟學家警告,福斯醜聞的衝擊,比希臘債務危機更嚴重。《德國日報》說,「福斯要是垮了,德國就垮了;德國若垮了,歐洲也要垮了。」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高級副院長戴維巴赫更說,福斯醜聞比安然醜聞更惡劣。安隆公司在二○○一年宣告破產前,是世界最大的電力、天然氣及電訊公司,年營業額達一千零十億美元,二○○二年爆發持續多年精心策劃、乃至制度化、系統化的財務造假醜聞。

從那時起,「安隆」成為公司欺詐及墮落的象徵。許多大學商學院都以此講授企業大規模財務欺詐的案例。巴赫歸納福斯醜聞更惡劣、影響更大的幾個原因。

清潔柴油 汽車廠鼓吹的

第一,安然欺詐案讓許多人的畢生積蓄化為烏有,福斯的造假則危及健康。

第二,以福斯為首的歐洲汽車廠,遊說政府推動柴油車,減少碳排放。就連台灣也以歐洲為例,希望政府放寬柴油引擎管制。

第三,鉅額罰款和官司。福斯一千一百萬輛「烏賊車」,面臨至少一百八十億美元罰款,比福斯去年整體營業利益還高。若加上美國五十州的罰款,消費者可能提起的集體訴訟,可能被迫大舉裁員。

第四,安然造假曝光後倒閉。福斯股價暴跌僅是開始,可能無法挽回名譽、信任危機和巨大的法律責任,走到終點。

第五,福斯的「清潔柴油」和「清潔煤炭」都是謊言,可能打擊企業開發綠能的努力,讓那些不相信「企業會拯救地球」的人更加堅信不移。

嚴格標準 歐盟明年實施

德國政府表示,雖然福斯醜聞愈滾愈大,汽車工業仍是德國經濟「重要支柱」。歐盟急起作為,將在明年初實施嚴格的新標準,使用可靠的實駕排放檢驗,使任何作弊防測裝置無法得逞。

德國汽車工業領先全球,德國車的實用性能,世界有目共睹,有「汽車王國」之稱。面對油價高漲,德國早已將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在生活中,包括汽車在內,處處可見科技結合環保之作。

二戰時起家的福斯,以生產金龜車聞名。總部位於柏林西部兩百三十公里的沃爾夫斯堡,該地因汽車工業發達,國民平均年收入居德國第一,達十二萬八千美元(約台幣四一四萬元)。福斯在這裡建立的汽車城,是具有綠建築概念的經典案例,利用玻璃外牆,讓陽光充分灑入室內,濾掉紫外線,既不增溫,白天不必開燈。

有綠建築 卻不見綠汽車

圓形雙塔是自動化交車中心,在德國任何地點訂車,都可以到這裡取車。車塔有二十層樓,可停放四百輛汽車,透過螺旋式的電梯升降。一輛輛宛若模型玩具的汽車,整齊排列在塔中,利用智慧控制達到控溫與交車服務。

到了夜晚,雙塔猶如璀璨明珠,整個建築空間光彩奪目,不但看到各種類型新車在塔內陳列展示,塔外戶外廣場的還有水舞秀,有如華麗的汽車展示秀。

汽車城並透過寓教於樂方式,讓遊客學習各種節能知識與概念,了解燃油實驗室與未來汽車工業的生物能源技術,把創意空間、展示介面、環境再造,融合到一種創新的體驗經濟,成功創造品牌增值效益,也帶來龐大利潤。

然而,這些竟然都是假(即使汽車城是真的,也是在掩飾造假),有綠建築而無「綠汽車」,這是一場貨真價實的全球性欺詐和全球性醜聞。

柴油車還是髒 福斯醜聞讓人看見

歐洲油價和稅費比美國高很多。柴油車在歐洲市占率超過五成,在法國更達六成四,比德國還高。儘管環保人士多年來敲警鐘,但柴油車廣告強調省油、加速能力強、油價便宜、排放量很環保,打敗了環保人士。

紐約時報報導,倫敦的福斯車主凱利在得知醜聞後,感到不安。但她不想只因為排氣比原先想像的多,就急著拋棄它。「我真的感覺它是非常安全的車。」

BBC退休編輯托尼諾瓦克說,「柴油車過去很糟糕,又髒又慢,現在棒極了,加速時真的能感覺到區別。」

美國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乘用車採用柴油引擎,因柴油引擎一直難擺脫「噴煙老機器」的惡名。在中國,柴油車也令人聯想到,塵土飛揚的農村道路上,轟隆駛過的冒黑煙破舊貨車。

中國的柴油主要用於卡車。轎車極少,去年中國銷售了一千九百七十萬轎車,僅九千輛柴油車。由於需求很小,福斯已停止在中國生產。大陸為了減少汙染,鼓勵購買電動車、油電混合車。

「人們有一種共識,即很難根本解決柴油引擎問題。煙氣排放不會消失,」英國卡迪夫大學教授韋爾斯說:「長遠來看,柴油引擎的好日子已經過去。」

歐洲環境署最近的數據顯示,有兩到三成的歐洲城市居民,暴露在高於歐盟安全標準的顆粒物質汙染中,主要來自柴油引擎排放的廢氣。

英國最新研究顯示,柴油車對人類健康的傷害,可能比汽油車還要嚴重,會導致肺病、心臟病發、氣喘等呼吸道疾病。這份研究,讓英國自二○○一年後提倡柴油車的歷屆政府感到尷尬。

英國每年約三萬人死於空汙,柴油車廢氣造成的健保負擔,相當於汽油車造成量的十倍。去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柴油廢氣引發癌症,傷害相當於吸二手菸。

去年英國的柴油車銷量首度超越汽油車,倫敦市長強生計畫五年內建立「超低排放區」,限行柴油車,議會則要求禁行所有柴油車。巴黎更有決心,市長建議最終禁用柴油引擎。

德國企業短視 不再著眼長遠?

德國是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倚賴汽車工業甚深,每六個工作中就有一個屬於汽車工業,雇用二十七萬多人。去年汽車與零件出口,占總體將近兩成。福斯是德國最大汽車製造商,也是最大雇主之一。醜聞的外溢效應將衝擊德國經濟,甚至歐元區。

德國多家族企業,福斯也是。家族企業在投資時著眼長遠,明白在自己有生之年不太可能收到回報,他們是為子孫打江山。但這樣的永續經營理念,卻因市場爭奪戰、搶世界第一的車壇寶座而揚棄。

福斯柴油車造假,與該公司想成為全球第一有關。福斯四年前提出十年內美國銷量增加兩倍的構想,希望藉此贏過豐田,成為全球第一。而為了搶下美國市場,福斯絞盡腦汁,推出號稱「低油耗、低汙染」的柴油車,以通過比歐洲更嚴格的美國空汙標準。

但低油耗與低汙染兩者不可得兼,於是就有了造假的動機。英國金融時報稱,福斯醜聞,絕非汽車製造商首次使出下三濫手段。該報專欄作家約翰加普指出,商場最危險的一句話是「每個人都這麼做」。

一九九七年,美國福特被曝在貨車上安裝非法「排放失效裝置」,這也是福斯現在面臨的指控。去年,南韓現代和起亞汽車操縱測試數據,被罰款一億美元。

從銀行業到製藥業,都有企業走偏鋒。台灣所謂的「黑心企業」、「黑心商品」就是這樣,「從眾心理」占了上風。然後有一天,有人做得太過份了,醜聞隨即爆出。「每個人都這麼做」並不是辯護理由。

一家華爾街銀行高階主管說,他從金融危機汲取的教訓是:「道德是絕對的,而不是相對的。」「我們沒有對手那麼惡劣」是一種誘人但危險的態度。許多公司因為放不下這個理念,而陷身於危險中。

福斯醜聞方興未艾,各國跟進調查福斯在當地銷售的車款。福斯家族企業不再「前人種樹」,將沒有「後人納涼」的可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