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林漫賞】 心裡不拘束 畫出好線條

文/孫少英 |2015.09.14
3738觀看次
字級
〈小琉球漁港〉 57x78cm 炭精筆 2015 圖/孫少英
〈台北市北門〉 29x39cm 鉛筆 2014 圖/孫少英

文與圖/孫少英

畫素描無論用什麼筆,都是以線條為主,因此線條應是一張素描的靈魂。什麼是好線條?我常說,心裡不拘束,畫出來的線條就是好線條。

畫畫跟運動選手一樣,愈放輕鬆愈有好成績。畫畫最大的勁敵就是拘謹,還沒有下筆,心裡就擔心畫不好,在這種情況下,絕對畫不出好畫。我常常勉勵自己有兩句話:「要有精準的能力、要有揮灑的本領。」有些情況下,可以變形或誇張,但基本的精準能力絕對重要,否則在結構上會鬆軟散亂。有了基本的精準能力,即有了充分的自信,自然就能揮灑自如,無拘無束,即所謂「渾然天成」。

以書法為例,我最欣賞的一篇書法是唐朝顏真卿的〈祭姪文稿〉,其特色是:自然純真的線條,潦草但筆勢灑脫,渾厚的功力表露無遺,這才真正是藝術的最高境界。我從這篇〈祭姪文稿〉中,有了深深的體會:中國書法的線條美感,和西畫素描的線條趣味,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線條趣味之外,調子也很重要,所謂調子,就是黑白灰三種色階的搭配。有人畫素描,常常採速寫方式,紀錄成分大。我每次素描寫生,雖也是速寫,但我會從構圖到黑白灰調子的安排,認真的完成一幅素描作品;回到畫室,常根據素描再完成一張水彩,極有參考價值。

我很喜歡寫生,寫生已成了我的樂趣、習慣和功課。寫生的樂趣在哪裡呢?

(一)美景在前,單純欣賞,是一種淺嘗即止的層次。

(二)用照相機拍下來,回到家裡再慢慢欣賞,是一種事後品味的層次。

(三)畫下來,欣賞品味之餘,會有收穫感,所以又是一種收穫的層次。

(四)寫生時,把個人當時的感受,透過線條、色彩、調子、構圖等種種變化,組合成一張自己理想的作品,當是一種成功、滿足的更高層次。

再說習慣,俗語說習慣成自然。我常想,書法家寫字,每一筆與每一筆之間應毫無考慮空間,尤其是寫行草,如稍有猶豫、停滯,整篇「行氣」將大受影響。畫素描也是同樣道理,要養成開筆後疾速不停、一氣呵成的習慣。凡事不覺得困難,漸漸就習慣成自然了。

再說功課,這些年我畫畫都是系列性的,如日月潭、阿里山、台灣小鎮、台灣離島等,已完成十餘個系列;每年固定出版一本書,舉辦水彩及素描個展,也投稿報刊發表。朋友開玩笑說我一鴨三吃,我說這都是功課,也是喜歡寫生的好處。

「創意是一時的發想,品質是長年的養成」,兩全最好,如不得兩全,我寧失之創意,絕不捨品質。

繪畫不打草稿是好習慣,也是愉快的來源。譬如畫複雜的街景或市場,細微末節的草稿打完了,繪畫的樂趣也磨掉了。同時,照稿填色,毫無揮灑空間,繪畫的樂趣也喪失了。

藉實驗的方式,尋求一種偶發或意外效果,而捨棄傳統筆趣功力的繪畫,會有良好的視覺效果或所謂「形式美」,但是仔細觀賞,我會覺得畫面空泛、貧乏。

我一輩子所追求的素描趣味就是精準的能力和揮灑的本領。在繪畫的道路上,有了精準的能力,自會有充足的自信,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沒有困難,沒有障礙,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出繪畫的樂趣。

揮灑的本領是奠基在精準的能力上,我用本領一詞,為的是強調從事繪畫能夠揮灑自如實非易事,除有功力以外,更要有天分。我一直認為揮灑的本領是通往藝術境界的最佳途徑。

9月16日至10月4日孫少英老師即將在台北福華飯店2F沙龍舉辦個展「從素描到水彩」,歡營闔家蒞臨觀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