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參加國慶大典的意義

 |2015.09.11
1249觀看次
字級

國慶將屆,提前引爆的話題,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是否參加國慶大典。由於蔡英文日前公開表示,若行程允許,她會參加。這是自二○○八年馬英九執政以來,首次有民進黨主席表示願意參加。

對蔡英文打破慣例,有意參加國慶大典,整體而言,當然是好事。至少是藍綠惡鬥,國家認同分裂情形下,一個象徵民進黨有可能向中間挪移的開端。但從目前外界反應來看,認為蔡英文此舉是基於選票考量,想以此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

蔡英文、民進黨及其支持者可能會覺得外界的批評不公。不參加,說是不認同中華民國,製造深化國家混亂;表示要參加了,又招來別有用心之譏,並反擊是藍營逢蔡必反。這種說法有幾分道理,但何以蔡英文給人的第一反應是選舉算計,綠營想必也心知肚明。

就形象、風度、說話方式各方面,乍看蔡英文,她的確給人溫和理性之感。但長期觀察她的人都發現,在她模稜兩可的「空心菜式」發言,對國家認同、兩岸關係等重大議題,往往迴避清楚的表述;對「九二共識」的不表肯定;對中華民國主權曾說出「流亡政府」;對反課綱學生的描述是「台獨確實是現在年輕人的元素」等。她的國家認同是中華民國或台灣建國,令人困惑。

民進黨主席在拒絕參加國慶大典七年後,表態可能參加,當然會讓外界有所質疑。國家認同是何等大事,可能在短時間內幡然改變嗎?若有可能,只有在極大壓力或權謀之下,才可能改變。蔡英文是基於何種因素改變,我們不得而知,但可由下列事件加以了解。

第一,她五月赴美,對美國會議員演講時,公開表態,願意在「中華民國憲法之下」,就兩岸關係維持現狀。這是很大的突破,她希望美方因此相信她有能力與中國大陸和平相處,不致製造台海危機。她訪美是要取得美國的信任,以免美方擔心她一旦當選,又會循陳水扁的老路,成為兩岸的「麻煩製造者」。那場演講,是說給美國聽的選舉語言。

第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上周突然閉關,三天後出關,洪秀柱在出關宣言中,誠懇的邀請蔡英文,希望兩人能共同消除藍綠惡鬥,進行一場「選舉」,而不是打一場「選戰」。第二天,蔡英文馬上跟進,表示「區分敵我的時代過去了」;接著就鬆口說願意參加國慶大典。有人不禁想問,若沒有洪秀柱之前的出關宣言,蔡英文會有隨後的表態嗎?她是否看到終結藍綠惡鬥是選舉中的一個「好賣點」,而拿香跟拜?

國慶大典有高度象徵意義,但蔡英文不可能藉著一場儀式就洗清了她的台獨基因。中間選民真正在意的是,蔡英文能否明明白白的表示放棄台獨,接受九二共識,揚棄「兩國論」,而真正認同「中華民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