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德華
「然後,你試著加蓮藕粉讓流質成凍狀會比較方便灌食,要讓病人側轉頭,食道有個彎角度,比較不會噎住。」專業、篤定、自信,她如此回答了我學生關於插鼻胃管的私人問題。
就這一剎那,有一種曾經很重要卻已然過去了的感覺,轉身回來了,彼時,我有著渴盼遇見一份穩定有效能的醫護支持在身邊,卻始終無力無能的違和與失落。眼前這一幕,流轉宇宙交錯因緣,星睨一閃,於我遙遙的熨貼與補足。
這個夏日午後,我聆聽她說話,偶爾側首看她,書裡的一段話不停隱約浮動:
影響照護品質的關鍵,不在於擁有昂貴的儀器,而是每日兢兢業業、全心奉獻的護理人員。
謝玉玲退休八年了,大家還是稱她「護理長」,退休後她更忙,除了仍在自己原服務單位中榮安寧病房當義工,她也去到陽光基金會當居家護理師,她更是安寧療護的講師。
我給文學班作業是「醫療書寫」,特地安排學生與醫護人員面對面時刻。一開始我就對她說了:「我最不愉快的經驗是因一位護士,我先生去世前列的感恩名單,其中有一位也是護士。」
她點點頭,護理人員尤其要有同理心,她說,醫療觀念進步許多,儀器一天天改善,但真正的醫療品質在心靈,尤其在安寧病房,有些細節要量身打造為病人,而「不經意的一句話都會傷人」,所以,「別說廢話」。
這我知道的,「你要加油」,就是廢話,「人都會死」,最是話題終結者,我記得當年最令我歇斯底里的一句是「你要堅強」。
往事,我的病房歲月忽忽,若遠似近,我想起丈夫在病榻上說:「我下輩子不想當負責的人」,一旁宗教師立刻說:「你是不是覺得,要為家庭子女更付出……」「不是的,他是最顧家的人,他不是說這個……」我幾近崩潰的搶白了那宗教師一頓,躺在病床上的生命雖微弱但仍獨特,他,以及他與家人之間,都自有生命小歷史,請勿善意的胡亂套上既定公式。在安寧病房每天早上的個案會議裡,我必會被列入該被特別輔導的家屬,這我當然也知道。
病人與家屬都需要被更細膩的對待,尊重是如實的理解,生了重病,只忙著求活與免痛,被尊重很容易被擺到一邊去,還要求什麼理解?我仍沒忘記那天在安寧病房,一位醫生和一位護士看似要來安慰我的情緒,護士一面說著「你的痛苦我懂」一類的話,那年輕醫生一面不耐煩偷瞄自己的手表。誰真正懂,一路漫漫無助、心靈被忽視的醫病歷程?
護理人員尤其不要辯解,其實有時陪伴和傾聽、肩膀借他哭就可以,謝護理長繼續這樣說。
而你照顧的病人死了,你卻仍被深深感謝,這就是醫護工作最微妙之處,謝護理長眼一彎,微笑著說,在醫院裡,最能發現問題最能幫到病人的,是護理人員,無論翻身、擦澡、摳大便,只要能讓病人舒爽清潔的都屬護理工作,提供舒適護理最能帶來醫病之間的親善關係。
一入座等咖啡上桌的時候,我似乎還介紹了窗外的麻園頭溪和溪畔一到秋天,就染亮在枝頭的欒紅。不就是日常城市街景,添加欒紅就不同,淡紅、絳紅、褐紅、土褐,同株共枝漸層遞深,隨時間一天天轉化嬌色,愈來愈剛健、愈來愈深邃,高掛,不落枝。
很久之後我才知道,欒樹的花是纖細花簇密生樹頂的金黃小花,飄落如同下一陣急急的金雨,會讓整座城市都變美的欒紅並不是花,是更成熟的蒴果,孕裹著黑色種子,長成在喧囂沉澱分外有致的秋天。
秋未至,夏的窗前,聽著謝護理長這樣說:「醫護人員要不斷受訓、不斷學習,不可以當陷井之蛙,理解溝通很重要,溝通技巧可以訓練,人都會有情緒,但別被自己的杏仁核綁架了。」很年輕的時候,她也曾納悶家屬「怎會哭得這樣傷心」,後來她明白了,悲傷與聯結的深淺有關。她與母親的聯結極深,母親去世,她生活的重心與目標頓時消失,一整個偌大天地無所屬,讓她體會有些悲痛深刻至無可言告且無法被完全了解。
陽光基金會也照顧口腔癌病患,謝護理長常去居家療護,口腔癌會伴隨漫屋異臭,因侵蝕到肌肉組織,傷口很大很難處理,她總是近身為病患細心換藥,仍因那分專業、篤定、自信吧,病患後來會指名要她換藥,居家護理師顧死亦顧生,一些家人間難開口的敏感問題,他們也請謝護理長居中溝通,運用細膩的同理與豐富的經驗,謝護理長總能不負所託,她說:「我喜歡幫助他們,我喜歡他們對我的信賴。」
我遙遙被熨貼與補足那一剎的感覺,又閃動了一下。
信賴,世上最好的人與人之間,我信賴你,你也如此值得信賴,尤其用在醫病關係,因為那兒常有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一句話、一件事、一個人、一點用心,如一個印記落下,翻轉出你意想之外的非凡意義。
「一定要給病人價值感」,她舉心目中的同理高手黃曉峰醫生為例子,說他對病人「人生沒有意義」的自我否定是這樣回答:「那你將你的經驗全告訴我、傳給我,讓我能將我的工作做得更好。」說起這類故事,謝護理長眼裡充滿讚嘆的神采,但我知道,她自己早已是此中之人,在離座起身的時候,我都還聽到她邊挪座邊低聲在說:「尊重病人,就是尊重。」
「會照顧人、懂得溝通、坦然面對死亡,包含知道要不斷進修這件事,無一不是病人教給我的,病人是老師,教會了我這一切。」她說。
在醇厚芬芳的季節,蒴果滿枝頭,絳紅燭亮一整個城市,讓包孕著的希望延續傳衍,美麗而穩健而成熟而實實以顏色化為大地,那真是生命本身對存在的絕大敬意。
那本書的作者叫泰瑞莎.布朗,一個新手護士,出書的時候,她ABC三個病人都過世了,她書中回憶自己「真該為這一天鼓鼓掌」的「這一天」,就是和A病患一起聽他想分享的歌,將B病患成功的轉入加護病房,和C病患開幾個和鎮靜劑有關的玩笑,而下班的時候,他們都還活著。「值班的那八小時,我竭盡所能的幫助他們。」
竭盡所能的幫助他們,他們的每個當下都無比莊重。我揮手和謝護理長分別,轉身時身後訇然迤邐起一片秋光的欒紅,在城市川畔,綠正深、蔭正濃的盛豔夏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