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日本女優波卡的熱銷,主要是在悠遊卡公司所引起的爭議中,獲得民眾熱情響應,買方與賣方共同打造「天使」與「惡魔」的話題,讓悠遊卡公司獲得史無前例的販售佳績!
諷刺的是,為什麼這次波卡發行,一邊引起社會人士、婦女團體、家長與教師等的反彈與抗議聲。可是另一方面,波卡的發行又獲得顧客瘋狂的熱烈響應?
我好奇的詢問年輕網友,從他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台灣社會網路世代與實體世界的人們,雙方在價值觀差異下,出現了漸行漸遠的情況。
首先,網友認為只要你們(成年人)愈反對的事,我們愈要做!這裡面涉及一種類似青少年時期的反叛情節,即別人愈說不行的事,我愈要嘗試看看!而且搶購到波卡,還可以像阿帕契姐一樣打卡,在網路上向親朋好友們炫耀一番,何樂而不為!
其次,網民事前透過臉書發起搶購公告,且很快獲得四萬七千多名網友點選參加,這表示有「很多人」都在支持這項波卡販售行動。這其中涉及「趕時髦」、與大家一樣的「從眾心態」。為了輸人不輸陣,熬夜也要搶,反正用手機或電腦撥號,對網友來說輕而易舉。
第三,就市場價值來看,像許多限量名牌一樣,波卡已成為熱賣且限量商品,也是絕版卡片。買來後如想轉手上網拍賣,也可以賺一手。結果真的有人一套喊到六千元以上。
最後,悠遊卡是不是印著女優,並不重要,畢竟它只是一張卡片而已,網路上比波多野結衣更性感的女優多的是。何況,她長相甜美,拍的畫面很漂亮,有簽名,悠遊卡公司又在做公益,值得收藏。
這些網友們反倒安慰我:輕鬆點,高興就好,幹嘛要那麼嚴肅,不必扯上什麼商業行銷手法、危害善良風俗、明顯女體剝削等如此嚴重的批評。
從七月高中生反課綱,到悠遊卡的爭議與熱賣,台灣世代差異之間的鴻溝,已儼然形成,且有愈來愈大的趨勢,值得關注。
周祝瑛(台北市/政大教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