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雲商集團董事長 張近東 創新太早會成為先烈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5.08.23 語音朗讀 21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一樁企業聯姻,讓蘇寧雲商集團成為互聯網行業關注的焦點。 圖/中通社 蘇寧電器旗下的大型免稅店LAOX東京銀座總店開業,這是第一家中資大型免稅店進駐日本銀座。圖/中新社 福州蘇寧電器實體賣場。圖/中新社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圖/資料照片 一樁企業聯姻,讓蘇寧雲商集團成為互聯網行業關注的焦點。 日前,由張近東領軍的蘇寧雲商集團與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達成合作協議,阿里巴巴投資人民幣二百八十三億元(約新台幣一千四百一十五億元)入股蘇寧雲商,取得百分之十九點九九股權,成為蘇寧第二大股東。 與此同時,蘇寧雲商投資人民幣一百四十億元(約新台幣七百億元),認購阿里巴巴增發的普通股股份,持有阿里巴巴百分之一點一股權。 根據路透報導,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表示,在這樣一個時代,阿里不能只追求做一家賺錢的大公司,壟斷的心態會讓阿里巴巴喪失歷史所給予的機會。基於網路開放、透明、分享、利他的精神,必須參與和推動新的商業服務、新的商業合作、新的商業生態,打造未來社會的經濟基礎設施。 蘇寧雲商董事長張近東受訪時則說,雙方合作算是一個里程碑,對於電商與實體企業互動有深遠的影響。未來阿里巴巴與蘇寧的合作,將開啟「互聯網 +」的新趨勢,推動「傳統企業+互聯網」、「互聯網企業+傳統產業」,為大陸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借鏡。 實體線上無縫接軌 雙方合作的關鍵究竟為何?陸媒整理美股分析師的意見認為,阿里戰略投資蘇寧,可為蘇寧補足缺乏互聯網思惟的缺陷,蘇寧轉型電商之路更加順暢;另一方面,入股蘇寧後,對強敵京東電商會有較大的牽制力量。 但馬雲在簽約現場否認與蘇寧的合作,只是為了抵制競爭對手,他說與張近東有共識,認為這是商業時代的發展要求,讓傳統零售與數字經濟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催生出一種新的商業形態。 阿里巴巴發出的新聞稿也說明簽署戰略協議後,阿里和蘇寧將攜手整合雙方資源,利用大數據、物聯網、行動應用、金融支付等先進手段,打造O2O行動應用產品,創新O2O營運模式。未來,雙方的虛擬與實體通路能相互整合,在大陸六百多個城市擁有一千六百多家連鎖店、五千個售後服務站的蘇寧雲商,將與阿里巴巴的網路線上體系接軌。 據了解,蘇寧雲商集團旗下的物流公司擁有一百五十萬坪面積,八個全大陸航空樞紐、四十九個區域物流中心,蘇寧物流將成為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路的合作夥伴,雙方合作後,雙方物流幾乎覆蓋全大陸所有二千八百個區縣。 時代巨輪不斷轉動,辛苦創建的企業均面臨轉型的抉擇。近年來,電子商務的發展讓傳統的零售業備感壓力和危機,一向善於掌握社會趨勢的張近東決定提前轉型,讓蘇寧躋身大陸頂級互聯網企業行列。 果斷贏得迴旋空間 經過六年的網路零售變革,張近東說,現在的蘇寧已成為一支年輕隊伍,管理階層的平均年齡是二十八歲。陸媒報導,張近東對於員工發展的態度是,「不管新人、老人、年輕人,只要與蘇寧的價值觀一致,都將不拘一格大膽任用。」 日前與阿里巴巴的合作拍板定案後,他接受《華西都市報》專訪,總結創業二十五年的經驗:「無論是創新還是創業,生存和發展是前提,創新太早會成為先烈,太遲會被時代拋棄,只有在恰當的時候發力,方能創新成功。」他認為,企業轉型的成功關鍵,在於堅持創新,他鼓勵目前身處創業潮的年輕人,要充分利用企業的平台資源進行創業創新。 凡事提早一步思考,或許是他創業成功的關鍵。正如他當年看準趨勢,在流行彩色電視機、冰箱、洗衣機、錄影機時,卻選擇做冷氣生意,「現在我們與世界級企業面臨著同樣的挑戰。」張近東說,從當前所處的社會環境來看,互聯網已經像陽光、空氣、水一樣滲透進每個人的生活,「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購物也愈來愈碎片化、移動化、隨機化,用戶在哪裡,消費需求就在哪裡。」傳統企業面臨必須與電商做「線上線下」的結合才有出路。 張近東說,唯一不變的是蘇寧作為零售商的定位,提升效率、擴大規模,滿足用戶需求。「我們的天然職責,就是要以更低的成本為消費者提供專業的、有保障的商品和服務。」 企業家的創業精神 堅持學習 保持清醒 從南京的冷氣專賣店,到如今與阿里巴巴集團聯手,陸媒報導,蘇寧創業二十五年,見證了中國傳統行業尤其是家電業的起落與興衰。 接受專訪的張近東被問到自己的創業精神為何?他認為是「堅持學習,同時保持清醒的認識」,任何一個企業轉型的背後,都需要企業家對內部管理和外部環境的掌控。 事實上,過去蘇寧的每一次轉型,張近東的決定有時會出乎眾人意料之外而遭到反對。就像二○○九年,他做出「轉型」決定時,蘇寧的實體門市正如日中天,誰會認為公司有轉型的必要。 結果,不出幾年,電子商務迅猛發展,讓傳統零售業備感威脅,張近東提前轉型的決定,為蘇寧帶來了機會。張近東說:「回首過去,道路上荊棘遍地,但正是因為那時的決定,我們贏得了轉型的時間,贏得了戰略迴旋的空間。」 持久戰與兩步走 今年七月,他在「二○一五中國互聯網大會」上以《O2O之路:從「+互聯網」到「互聯網 +」》為題發表演說,分享過去六年來蘇寧的轉型經驗。 演講中,張近東建議實體企業做O2O千萬不要陷入兩種極端思維:一種是「速勝論」,認為做個網站,做個App就是互聯網 +了;另一種是「速亡論」,把互聯網神化了,認為實體企業沒有互聯網基因,所以做不成O2O。「我始終認為互聯網是技術、是工具,我們不要神化它。互聯網可以改變我們的思惟方式,甚至生活方式,但是它永遠不能替代經營本身。」 他說,過去六年蘇寧秉持「持久戰」和「兩步走」的戰略。所謂「持久戰」,是有決心、耐心和恆心;「兩步走」的第一步是「+互聯網」,第二步則是「互聯網 +」。 過程中進行三方面的改變:上游蘇寧易購,開發PC端和移動端,透過收購PPTV,進入TV端。其次,不僅把線下的商品搬到網上,還進一步開拓適應互聯網平台的品牌和品類。最後,重新建構線上的運營服務,打造企業核心的金融雲、資料雲和物流雲。 鼓勵年輕人創業 時下大陸湧起創業潮,張近東說,創業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利用企業平台資源,年輕人更有機會脫穎而出。他讓蘇寧過去多年累積的物流、金融、數據、線上線下平台各個環節能力向社會開放,發揮示範作用,鼓勵並扶持中小創業公司。 此外,蘇寧易購推出金融眾籌,為創業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機會,「比如我們曾在眾籌平台上推出一款電動車,在產品正式發售之前,我們就幫創業者籌集了四千六百多萬的資金,幫助他度過從創意產品到商品量產的難關。」張近東說。 小檔案 張近東,1963年3月生,蘇寧雲商集團董事長。 1984年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進入南京市鼓樓工業公司工作,1990年,他和哥哥張桂平以10萬元(人民幣,以下同)資金在南京寧海路創辦冷氣專賣店,後兄弟分家,張近東繼續經營電器連鎖。 經過20多年努力,蘇寧電器於2013年更名為「蘇寧雲商股份有限公司」,開啟雲商新模式,2014年營業收入近2800億,員工18萬人,在中國大陸600多個城市開設1600多家連鎖店,是中國最大商業零售企業,名列民營企業前3強。 2013年張近東個人以268.4億元名列富比世中國富豪榜第16名、以395億元名列胡潤百富榜第9名;2015年入選「2014中國互聯網年度人物」。 日前蘇寧雲商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團投資約283億元,占發行後總股本19.99%,成為蘇寧雲商的第二大股東。 前一篇文章 蔡秉融 台商轉型 再一次開創藍海 下一篇文章 薛長興工業創辦人 薛丕拱 敢學、肯努力 永不當夕陽企業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4【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5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 作者其他文章2016兩岸10大亮點人物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屠呦呦 青蒿素是中醫給人類的禮物暴風科技CEO 馮鑫不做土豪生活極簡 積極找尋網路牛人兩岸咖啡董事長楊進發 從製造轉進餐飲之路巨人網絡創辦人 史玉柱 創業起頭 凡事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