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秩維、 顏伶如、 曾依璇 圖/中央社、網路
接受教育是人民應享的權利、應盡的義務,因此,各國政府對於有心向學卻無力負擔學費的學子,訂有助學貸款政策,提供中低收入家庭及學生安心就學,等畢業就業,再慢慢分期分年攤還。
助學貸款讓學子無後顧之憂完成學業,但背債的滋味可不好受。有人認分還款,有人賴帳逃債,各國學貸政策不一,他們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藉著即將開學之際,本周及下周的專題,將從台灣出發,帶大家到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看看各國如何處理沉重又難解的學貸問題。
台灣 低薪、青貧 學子畢業後的挑戰
「低薪、窮忙、青貧」,已成為台灣時下年輕族群的代名詞,剛踏出校園的學子不只得面臨低薪環境挑戰,還有三十萬年輕人一出社會便背負沉重的學貸,還款、養家多頭燒,讓原本已相當艱難的處境雪上加霜。
為培育優秀人才、促進教育機會均等,並協助中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完成學業,政府於民國六十五年開辦助學貸款,民國八十八年更名為「就學貸款」。
根據《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就學貸款作業要點》規定,只要有戶籍登記的中華民國國民,並就讀各級教育主管機關立案,具正式學籍及固定修業年限的公、私立大專院校、高級中等學校及進修學校的在學學生,並符合家戶年所得相關規定者,就可以申請就學貸款。
就學貸款範圍包括學雜費、實習費、書籍費、住宿費、學生團體保險費、海外研修費、生活費等、學雜費和實習費;學生償還貸款本金的期限,貸款一學期者得以一年計,自學業最後完成日、服完兵役或教育實習期結束後滿一年起開始償還,每申貸一學期,得有一年償還期間。
私校學費昂貴
申請學貸人數可觀
根據教育部統計,九十八學年到一○二學年的五年間,私立大專院校申請就學貸款人數每年約二十五點四萬人到二十八點一萬人,是公立大專院校的四倍,平均每年超過三十萬名學生申請學貸。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科長陳立芬表示,就學貸款是希望幫助學生在求學期間不需顧慮學費、專心向學,但不是社會福利或就學補助,因此借款者畢業後仍須負還款責任。
相較於一般貸款,就學貸款無須抵押品,且學生於就學期間至畢業後滿一年的貸款利息,皆由政府負擔。
就讀長庚大學碩士班的周姓研究生表示,大學念私立學校,每學期需要約五萬五千元,為了不造成家裡負擔,因此決定申請就學貸款。周姓研究生表示,若從大一申請學貸開始算,從碩士班到博士班畢業,學貸至少會超過一百萬元;由於畢業或服完兵役滿一年就要開始還款,他也擔心,一出社會就背負百萬元的學貸,壓力很大,感覺剛出社會就要努力工作還錢,更擔心無法順利找到工作償還貸款,因此希望能納入年輕人就業能力評估,等到有一定能力時再開始還款。
教育部高教司科長陳立芬表示,為協助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家庭的弱勢學生,教育部也放寬還款期限。另外,只要是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或月收入低於新台幣三萬元者,都可申請緩繳,每次以一年為限,最多可申請三次。
就學貸款若逾期不還,承辦銀行會將資料送請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建檔,將影響個人的信用紀錄,例如向銀行申請支票、信用卡、房屋貸款或信用貸款等都可能受到影響,承辦銀行也會持續向借款者追討,萬一最後收不回來,才列為呆帳,並向政府和銀行共同成立的信保基金申請代位清償。
美國 學貸破百萬 大學生喘不過氣
《底特律自由報》商業新聞編輯寇克派屈克今年六月初發表一篇文章,標題平鋪直述,卻讓人怵目驚心:「我可能要還學生貸款一直到七十七歲」。而今年夏天才剛畢業的美國大學生,肩負學生貸款的沉重程度,將是美國史上前所未見的。根據學貸與獎學金資訊網站Edvisors估計,今年剛畢業的美國大學生,每人平均要償還約台幣一○八萬元的學貸,光是利息就頗為可觀。
不管公立或私立大學,美國大學學費逐年漲價,使得越來越多大學生必須依靠貸款,才能支付學費,完成學業。CNBC報導,美國助學貸款債務總額已經從二○○五年的三千六百億美元,一路飆高到如今的一點二兆美元,創空前紀錄。
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心去年的調查顯示,肩負超過五萬美元以上學貸的學生,拿到學位離開校園,成為社會新鮮人的同時,就已經負擔著龐大學貸債務。對於即將展開的新生活的年輕人來說,人生確實會受到連帶影響,許多人決定延後結婚,或者結了婚卻不敢生小孩、不敢買房子。
前任印第安納州州長、現任普度大學校長的丹尼爾斯指出,受到學貸債務壓力的限制,如今很少年輕人能夠自行創業,或者放手一搏嘗試成為企業家,「所有美國公民以及納稅人,都應該為這個問題感到憂心。」
尋求協助還債
期限可延為25年
想要減少還款壓力,第一步自救之道就是尋求赦免。根據美國二○○七年立法通過而成立的「公職服務貸款赦免計畫」(PSLF),背負著聯邦學生貸款、符合條件的大學生,畢業後在美國國稅局認可的公家機關或非營利組織擔任全職工作,可以在十年期限內按月償還學貸,十年期滿後尚未還清的餘額則可獲得赦免。
若不想留下違約紀錄,還有幾種償還學貸的方式可以透過協商達成,包括以薪資收入計算每月償還金額、將償還期限延長為二十五年、失業寬限,另外還有要求降低利息等。對於面臨學貸還款壓力的學生與家庭,「學生債務危機網站」執行長艾布蘭建議,首先要評估的是各種償還方案的可行性,包括以薪資計算每月還款金額等,並研究公職服務貸款赦免計畫,最重要的是尋求專業諮詢。艾布蘭也表示,在某些狀況下,唯一的出路是聘請律師,雖然花費較高,但與金額龐大的學貸欠款相比,找律師還是正確的決定。
法國 助學貸款幫大忙 女孩逆轉人生
法國女孩珊蒂從諾曼第一所商業學校取得行銷及國貿碩士學位後,順利在一間國際零售集團找到正職,目前擔任一項數位計畫的主管。珊蒂的就學、謀職過程順利,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助學貸款,「貸款讓像我這樣家裡沒什麼資源的學生也能安心完成學業」,她說。
在法國,需要助學貸款的人並不多,因為法國高等教育的原則是,只要學生有意願讀書,就不能因為貧窮而受阻,因此大學學費非常低,就讀一般學校的學生大多負擔得起;但若像珊蒂一樣選擇進入私立商學院,或其他旅館餐飲學校等特殊學校,學費就很高昂。
以商學院來說,一年學費在八千歐元到一萬三千歐元(約台幣二十八萬元到四十五萬元),除非取得大筆的獎學金,否則就算半工半讀也不容易負擔,學生通常必須貸款。
商學院學生 貸款比例最高
根據「法國學生生活觀察站」(OVE)於二○一○年的統計,有貸款的學生約占總數百分之六點一三,但經濟危機後,數字可能提高到百分之十,其中最需要貸款的就是商學院學生,商學生中約有百分之十七點九向銀行貸款。
銀行通常會現實地依據學生狀況來決定給予多少貸款,就讀高等學院可貸到的金額會比就讀普通社科學院來的高;攻讀博士也會比就讀大學一年級獲得更多貸款;一般來說,貸款額度最多可達四萬五千歐元(約台幣一百五十一萬元),還款期限最長為九年,利率在百分之一點九到四點三之間。
相較於英、美等高學費國家的助學貸款呆帳嚴重,法國的還款紀錄良好,學生貸款通常需要父母擔保;但即使父母無法擔保,法國政府也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作保。針對特別困難的學生,法國銀行也提供零利率學貸,只是僅限三千歐元,且必須在三年內還清。
盼與企業合作 助學子完成學業
法國近年就業市場疲軟,畢業生找工作比以往更困難,學生一離開學校就必須開始每月還款給銀行,有經濟壓力的人容易屈就於與所學無關的計時工作,不乏有人陷入學非所用、可支配所得低,且無法儲蓄的窘境。
珊蒂說,現在的社會新鮮人薪資比以前低,扣掉還款,能支配的薪水更少,「但我從不曾懷疑自己還清貸款的能力,因為我的學歷讓我順利找到工作,所以重點是要正確投資」。她認為,助學貸款的好處是讓學生盡早學習規畫財務、為自己負責,也更理解學習的代價。
除了助學貸款,更好的方式也許是與企業合作,即讓學生到企業實習,由企業負擔一部分學費、甚至給實習生薪水。珊蒂說,「如果我在學最後兩年能到企業實習,也許只需貸款七千歐元,還能在畢業前獲得社會經驗,只是這個方式,社會上還談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