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兵Vs.募兵 搶人大作戰

文/林琳、廖漢原、曾依璇、楊明珠、曹宇帆 |2015.08.09
3673觀看次
字級
法國自遭受恐怖攻擊後,軍人更受敬重。 圖/中央社、資料照片、網路

文/林琳、廖漢原、曾依璇、楊明珠、曹宇帆

圖/中央社、資料照片、網路

「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這句俗諺,在以前傳統戰爭或現代戰役時,戰場上非死即傷、成為炮灰,的確說服力十足。但在太平時期,「軍人」等於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也是養家糊口的職業,因此,除了像以色列等長期處於戰爭狀態的國家,多數國家已從徵兵制走向募兵制。本周專題,將帶領大家到德、法、美、以、日本,看看他們的兵制是如何!

德國 新國防部長 把軍人當企業員工

德國於二○一一年將徵兵改為募兵制,兵員數減少到十八萬五千人,其中十七萬是職業軍人,一萬五千人是志願兵員。

年滿十七歲的男性或女性,有意到軍中都可以提出申請,獲錄取者可以受訓及服役至少一年到二十三個月。這段期間,食宿、醫療和退休保險由軍隊負責,享受乘車的優待,每個月有幾次探親假,還可實領大約七百歐元的月薪。

招募的志願兵員除了可以參加營區的語言等訓練課程,也有機會接受職業訓練,讓他們結束志願役後能順利找到工作。基本上,高學歷的志願兵員有機會當上軍官。所有的志願兵員在結束志願役之後,也可以繼續留在軍旅,成為職業軍人。

一年多前接任國防部長的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曾任家庭部長。她接掌國防部之後,立即提出改善軍人的工作環境和待遇,也爭取預算改善軍中環境,包括整修營房和加強網路等現代化設施。她指出,軍隊募兵就像業界招募員工,必須有吸引力。

德國軍人的待遇和公務員相仿。不同軍種的薪給稍有不同,例如負責運籌和醫護的部門薪給較高。德國軍人上戰場的機率其實不高。在兩德統一之後,德國軍隊才加入國際維和部隊到戰亂地區。二○○二年開始,德軍參加北約組織的阿富汗「國際安全協防部隊」,負起防衛中歐的義務。

美國 待遇高轉職易 大兵從軍樂

除戰時徵兵外,美國一直是募兵制國家,擁有全球戰力最強的部隊,平日參與戰鬥、救援與軍事交流任務。

美國崇尚愛國主義,軍人社會地位崇高,為激勵官士兵為國效命,美國政府提供極佳待遇,國會尊重國防預算中的人事費用,各國難望其項背。

加入軍旅對美國人來說,如同一般職業,軍人與五角大廈間的雇傭關係依合約行事,期限約在四至六年不等,各軍種依專業程度需求敘薪。除了戰鬥任務,美軍工作龐雜,科技、戰術、後勤與文職人員編制龐大,以核子潛艇內一百五十多人編制為例,有動力工程師,也有餐廳伙房,即使總統歐巴馬推動精簡員額,美軍運作仍猶如龐大的企業組織。

三十六歲的傑夫來自加州,以優異成績進入海軍學院就讀,畢業後被派往加州聖地牙哥海軍基地服務,擔任潛艇核子工程師職務。美國軍校畢業後須服役五年,傑夫在狹窄的潛艇待了十二年後決定退役,回歸社會,核子專業讓他輕鬆找到工作,領導統御經驗也受企業青睞。

整體而言,美軍待遇雖未如民間企業,但由免稅與低稅率、住宿、膳食、健保、進修等福利整體來看,不輸一般工作。此外,美軍提供許多營內外進修計畫,有志向學者退役後可回歸校園,民間也有意願聘用退伍軍人,政府更鼓勵企業聘用伊戰回歸的戰士。

儘管當兵有前景,美國部隊不時傳出同儕霸凌與管教不當事件,加上艱苦訓練與嚴酷環境,仍讓人卻步,即使美國部隊權限與規定法令嚴明,部隊仍留著「生存者為尚」的文化。

法國 徵兵改募兵 恐攻後軍人更受敬重

巴黎於今年初遭逢連續兩起恐怖攻擊、造成十七人死亡後,整個法國繃緊神經,反恐警戒維持在最高層級,車站、學校、地標周邊持槍巡邏的軍警明顯增加,每間小猶太商店外也都有軍人護衛。

一個社會對軍人的觀感,是募兵制成敗的因素之一。法國從徵兵轉為募兵,也只是不到二十年前的事。在法國,十七歲起就可簽署三或五年的契約加入軍隊,之後可選擇進入軍事學校,參加招考,成為軍官,或依專長成為契約軍人。

法國雖擁有西歐編制最大的軍隊,目前約有二十八萬人,但國防部正計畫刪減人力,預計於二○一九年縮減到二十六萬人。由於軍隊總人數逐漸減少,因此和台灣一樣,也有軍官人數比例漸高的現象。

在重視勞動權益的法國,軍人能否組織工會曾引起討論,法國軍方態度是傾向禁止。

歐洲人權法院(ECHR)則認為,軍人組織可受到合理規範,但不應絕對禁止他們組織或參加工會,這違反歐洲人權憲法。不過,目前法國軍人還是不能組織工會。

日本 自衛隊招募 善用動漫日劇花招多

《日本憲法》第九條規定:為了國際和平,日本放棄擁有陸海空軍及其他戰力、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所以日本名義上是沒國軍,但有自衛隊。防衛省愈來愈懂得運用動漫、日劇、時尚流行等所謂的「酷日本」(Cool Japan)文化的花招,發出募兵啟事。

防衛省在宣傳自衛隊工作時盡量以和平的形象來包裝,「將和平當成工作」、「You And Peace」。除了宣傳影片,還以類似航空自衛隊為小說背景的日劇「飛翔公關室」,來吸引民眾。此外,防衛省也推出智慧型手機應用軟體「自衛隊集」,供玩家體驗陸、海、空自衛隊職種的虛擬實境,希望吸引年輕人當自衛官。

二○一一年三一一大地震發生後,民眾看到自衛隊為了救災奉獻犧牲的情況,對自衛隊的好感度大增。

據日本內閣府日前公布有關自衛隊及防衛問題的民意調查顯示,民眾對自衛隊的好感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二點二。

在東京,時常在電車內、鄰里告示欄可看到自衛隊的募兵啟事。不像台灣暱稱軍人叫「阿兵哥」,日本稱自衛隊員為「自衛官」,標示是「特別職國家公務員」。

然而自衛隊積極徵人動作有時也會被人批評。去年七月,日本內閣會議通過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決議,引起反戰人士的不滿,認為一直想將自衛隊變成「國防軍」的安倍將把日本捲入戰爭。

而曾有人問自衛隊員,是否因集體自衛權解禁,覺得工作風險大增而想離職?自衛隊員答說:「不受影響,政策怎麼訂,就怎麼遵守。」

以色列 男大當兵女大從軍 一個不能少

誰說好男不當兵的?在以色列,若非特殊的族裔與宗教因素考量,凡是年滿十八歲的國民,不分男女,通通先入伍再說,役期分別是男三年、女二年,因此以色列各大學的新鮮人往往少年老成。

以色列人從小便開始灌輸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服兵役是公民義務的觀念。隨著年齡漸長,保家衛國的意識也逐漸成長茁壯。

在台灣,服兵役的役男大部分是靠抽籤決定分發的單位,而以色列則是在學生讀高二期間,國防軍即針對所有在學學生實施有如大學聯考的性向測驗,由軍方評估誰適合分發到哪個單位。對以色列人來說,有幸進入精銳的單位為國效力,等於是國家替自己兒女背書的優秀證明,也是退伍後能夠進入大企業就職的絕佳保證,因此在以色列,分發至哪個單位服役甚至比讀大學更重要。

雄壯威武整齊速決是一般對軍人的認知形象,不過以色列國防軍著重真正紀律在戰場的養成教育,對於服裝儀容,只要不要太離譜,不會有太多干涉。

以色列沒有軍官學校,所有的職業軍人都是由義務役擇優選任,服役期間若表現良好且有潛力,退伍前軍方會予以懇談繼續留營為國效力。

以色列的愛國主義教育,使全國對於當兵這回事的重視程度,有別於一般世俗眼界。不僅男大當兵、女大從軍,經過軍事洗禮的役男役女,更是脫胎換骨,成為存續猶太國度的支柱與棟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