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三國時代猛將如雲,而在諸多將領中卻有一位隸屬董卓,知名度相當的高,他的名字叫做「華雄」。
華雄最著名的事蹟大概就是,他在真實歷史上,被江東之虎孫堅殺了;在《三國演義》小說裡,則是被劉備的拜把兄弟關雲長一刀斬了,其中最戲劇化的畫面是,曹操拿了一杯熱過的酒向關雲長致敬,預祝他勝利歸來,沒想到關雲長斬了華雄之後,曹操手上的酒,還是溫的。
這死了兩次的華雄到底是何方神聖?
正史裡所記載華雄的事蹟可說少得可憐,長沙太守孫堅是大軍閥董卓的死對頭,討伐董卓的戰役中,孫堅被董卓部將徐榮打敗逃跑,後來重整軍隊,在陽人這個地方進行大反擊,大破董卓軍隊,並且殺掉都督華雄。
華雄的職稱與名字雖然被保留下來,卻沒人知道他有多少英勇事蹟。甚至後人還懷疑,「華雄」這兩個字應該是「葉雄」的筆誤,就連「都督」的職稱也應改為「都尉」才對。
正史裡的華雄之死,感受不到時代的波譎雲詭,只是留下一個稱謂與名字而已。但《三國演義》卻讓這個死在歷史裡的小角色,雖然不改他的命定結局,卻讓他喪生在關雲長的刀下。
虎牢關的一場風雲變色,匯聚著三國時代的幾個主要引領風騷的人物劉備、曹操與孫堅,也標示著《三國演義》作者以蜀漢為正統的史觀,也從溫酒斬華雄故事中,介紹關雲長的出場,當然還有他的勇猛。
華雄從小說裡復活後,他的事蹟不再只是四個字而已,他以自我推薦方式加入董卓陣營,斬殺濟北相鮑信的弟弟鮑忠,就連救過孫堅的孫堅部將祖茂,也難逃他的毒手。袁術的部將俞涉和韓馥手下潘鳳等人,也都慘死在他的刀下(實際上華雄都沒殺過這些人)。
華雄在戰場上不再是默默無名的將領,而是令人聞之變色的大魔頭。他的事蹟變多了,也變得勇猛了,就更襯托出關雲長溫酒展華雄的英雄氣慨與功夫了得。
至於華雄無端死了兩次,這筆帳該怎麼算?可能要去問羅貫中了!
(相關內容在17:10警廣FM104.9頻道《天天樂陶陶》節目同步刊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