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人間生活系列 自負而理盲 恭謙是良方

 |2015.08.10
1729觀看次
字級

台大領導學程要求修課同學募款籌措登山經費,引發社會批評。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投書報端表示:細看募款動機和計畫書內容,「真是咎由自取,自大兼欠缺同理心」。

張瑞雄認為,目前大學M型化,學生成績M型化,但更令人擔心的是青年心態的兩極化。進入頂尖大學,老師應施予更多同理心和關懷社會的教育,不能再灌輸他們自己是社會精英的想法,要怎樣就怎樣。台大學生需要的是謙卑和感恩的學程。

美國企業家巴菲特的創業夥伴、公司副董事長查理芒格曾說:「聰明的人會因為自負,犯下災難性的專業錯誤。」二十世紀重要的政治經濟思想家海耶克在《致命的自負》一書指出:「人類的自信來自於理性能力,但往往不自知理性有很大的局限。」

大陸學者劉軍寧在《華爾街日報》撰文表示,人都是自負的,自負以不同程度發生在每個人身上。自負是過度的自信,自信不是壞事,自負則不是好事,「正是自負置無數投資者於死地。政治家有致命的自負,投資者也有致命的自負」。

政治家、經濟學家、商人、醫生、律師都屬於高自負群,但愈聰明的人,愈容易跌入致命自負的陷阱。海耶克堅持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批評計畫經濟之所以是致命錯誤,是因為政治家懷有相信自己全知全能的自負,「對一個高估自己的人,千萬不要低估他,尤其不能低估他可能犯下的錯誤」。

劉軍寧進一步闡釋說,治療自負的最好藥方是恭謙。「這種恭謙不是外在的,更不是權力面前的謙卑,而是內在的,是在智慧與無知面前的虛心。」要克服自負,就必須承認自己有無知的領域,恭謙以對。

佛教講修行,最先要除掉貢高我慢的心,認為人的傲氣不可長,低聲下氣才是做人的第一要件。「愈我執,愈傲慢,愈成不了道」,「唯是低到最低處,方是見性時」。 菩薩行就是忘了自己,在渾然忘我時,自覺覺他。

去年中國出國旅遊人數,首度突破一億人,對各國觀光業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市場,但中國觀光客的「不文明行為」,也屢屢讓各國詬病。大陸政府開始規範「文明旅遊」,不希望「大國崛起」是個「不文明崛起」。

《中國文明網》發表〈做恭謙有禮的中國人〉文章表示,若我們自負甚至囂張地對待他人,當我們需要幫助時,他人也會如此對待我們。因此恭謙有禮,是為人處世最必要的。「我們所厭惡的富二代、官二代,不就是氣焰囂張飛揚跋扈嗎?」

劉軍寧談的是投資人心態,卻與佛教修行,觀光客行為一樣歸結到恭謙,因為「只有恭謙才能打開通向智慧的大門,自負將關上通向智慧的大門」。

張瑞雄期許台大學生「學領導,要先吃苦感恩」。交通大學講座教授林一平談論台大「領導」及「創新創業」學程,認為無法達到目的,反而有嚴重副作用,學生沒學到課程精髓,卻產生假象,認為上完這些課,依樣畫葫蘆,即可成為領袖、創業家,指日可待。其實這種課程只能身教,無法言教。只能身教的原因很多,但從自負而理盲、藥方是恭謙的角度來想,答案就很明顯了。(系列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