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純朋友A身為長媳,夫家共有四個媳婦,因為她出身農家,從小做習慣了,料理家務或製做糕點樣樣精通,有這樣的媳婦,婆婆當然歡喜。
每當過年前幾天,婆婆就會急切地「連環扣」,要A快快回來幫忙:打掃、殺雞、蒸年糕……都得「參一腳」,重頭戲是張羅兩大桌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飯;但A的三個妯娌卻都是在開飯前一刻才抵達家門。
A心中充滿惱怒:她不解為什麼每年都被婆婆欽點盡早返家;她氣惱自己在廚房焦頭爛額時,妯娌們卻逍遙「家」外,她恨婆婆的「大小眼」,甚至覺得婆婆欺善(自己)怕惡(妯娌)。
年復一年,A的怨懟也逐年增加,婆婆變成她心底最大的敵人。
最近,A的婆婆生病了。有一天,婆婆握住A的手說:我一直以沒有女兒為憾,但自從妳進門之後,感激老天爺給了我這麼貼心又懂事的女兒。
婆婆的告白讓A恍然大悟:原來過去認為的不公平,其實是婆婆把自己當成女兒,既是自家人,被使喚的機會當然也就多了。
A又想,難道沒有從婆婆身上得到母愛嗎?過去開刀,婆婆日夜照顧自己;孩子生病了,婆婆北上幫忙帶小孩。啊!原來自己是被疼愛的。
人,常常想到的是自己吃虧的地方;卻遺忘了受惠之處,但願A的故事能提醒我們,多觀想他人的好,讓心田經常綻放善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