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汝娟台北報導】一○四大學指考分發昨放榜,共錄取四萬八千五百三十七人,錄取率百分之九十五點五八,錄取人數首度跌破五萬人;另外,今年有十四校、缺額五百二十二名,是近五年新高,私校以康寧大學缺額兩百零二名最多,國立大學則以金門大學缺額十一名最多。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會分析,顯見少子化影響下,大考選擇權已完全在學生手上,顛覆傳統「學校挑學生」的情況。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指出,今年共有五萬七百七十九人完成志願登記,未登記者主要是已在其他管道錄取、未達登記標準或因個人因素放棄登記,最後錄取四萬八千五百三十七人,錄取人數首度跌破五萬人,是歷年來最少,但缺額數較去年三百零一人大增至今年五百二十二名,增加七成三,近五年最高。
其中,缺額最多的前三所大學為康寧大學缺額兩百零二人、玄奘大學缺額一百零三人、明道大學缺額一百人;國立大學以金門大學缺額十一名最多,如中山大學、台中教育大學、台北教育大學等國立學校也都有缺額。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主任委員蘇慧貞分析說,國立大學缺額的科系多為音樂系,會受術科門檻影響;而私立大學缺額,推測應該是考生就讀意願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度加入英聽測驗,各大學校系採計組合不盡相同,部分科目難度比去年稍難,今年考生填寫志願明顯保守許多,填滿一百個志願的學生比例約一成八,錄取生填寫志願數平均六十二個,均創下六年來新高。
高分落榜 屢見不鮮
但是,今年仍有考生高分落榜情形。蘇慧貞說,有位考生只填台大法律系一個志願,另一個考生只填了十四個醫學系志願,但因分數未達標而落榜。
分發會表示,在少子化衝擊下,今年已經明顯出現大考選擇權握在學生手上的現象,比如選填志願數量多,但是不想填的科系也很多,才產生大量缺額,明年少子化大限,學校缺額的情況恐怕會更明顯。
根據分發會資料統計,台灣大學仍穩坐各類組龍頭,一類組中,採計三、五科校系,錄取分數最高分別為台大財務金融系、國際企業系、法律學系財經法組;二類組為台大電機工程學系;三類組仍是台大醫學系、牙醫系。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表示,考生即日起至十二日可透過網路(http://www.uac.edu.tw/)或下載「登記查榜」App查詢個人榜單,同時開放申請分發結果複查,十九日公布分發複查結果。
另外,近年來考生選填志願傾向仍是一類組「選校不選系」,二類組則選產業和未來出路;其中,第二類組受到機器人產業、物聯網產業興盛影響,錄取分數前五高志願為:台大電機、台大材料、台大資工、交大和清大電機甲組,且交大、清大電機系分數更首度超越台大物理系。
第二類組 出路較廣
升學輔導專家劉駿豪認為,從就業和專業度來看,理組比文組好很多,日本很多大學都在考慮減少文組科系。因此會建議年輕人,如果能念二類組就念二類組,未來出路會廣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