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仁宗一日晨興,語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飢,思食羊燒。」侍臣曰:「何不降旨取索?」
曰:「比聞禁中每有取索,外面遂以為例,誠恐自此逐夜宰殺,以備非時供應,則歲月之久,害物多矣。豈可不忍一夕之餒,而啟無窮之殺也。」時左右皆呼萬歲,至有感泣者。——《東軒筆錄》
〈跪乳〉這幅畫,在中國傳統社會和道德懿行中都是象徵「孝行」;人們一見到羔羊跪乳,就會聯想到母愛的偉大,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小羊都知道跪著吃奶,以感恩母羊,何況人乎?
〈跪乳〉圖,配上取材自《東軒筆錄》一書中有關宋仁宗和羊的故事,讓人更加對羊這種溫馴美好的動物,生出憐愛之心。
《東軒筆錄》是宋朝魏泰所撰。魏泰博覽群書,但因科考功名不得志,致力於著書,不用真名,而以武人張師正為假名,著有《志怪集》、《括異志》、《倦遊錄》,其後還著有《東軒筆錄》、《碧雲騢》等。
此畫中的仁宗,指的是宋仁宗,生母為李宸妃,即帝位時年僅十三歲。他的身世是個謎,他是許多電影和戲劇「貍貓換太子」中那位被加害的太子。幸好逃過劫難,當皇帝以後,在位四十一年。
這則故事述說的是宋仁宗有一天早上起床後,對他身邊侍臣說:「昨天晚上我沒睡好,睡不著就覺得肚子餓,好想吃燒羊肉。」侍臣回答說:「皇上想吃燒羊肉,為何不降旨令御廚去料理,送來寢宮給皇上吃呢?」
宋仁宗回答道:「我近來常聽說,每次宮中需要什麼東西,侍臣一往外頭傳,外面做事的人就會以為每天都要準備,便把這需求當成例行公事,我擔心這例子一出,從此廚子會每晚都宰殺一頭羊,以備不時之需,那樣的話,積年累月,要殺多少生命啊!我這一時之飢餓,怎可不加以忍耐,而殺害物命造無窮殺業呢!」左右侍臣聽皇上這麼說,高呼萬歲爺慈悲!有些侍臣甚至感動得流下淚來。
真是感人!宋仁宗確是一位仁君!
一般權高位重或富裕人家,山珍海味甚至奇禽異獸都能入廚下烹而食之,最容易造業。而且經常沒吃完就撤下桌,造成極大浪費,更是業障深重。眾生以肉身來餵養你的肉身,怎可不加珍惜!吃幾口就棄之如敝履!太不人道了!
吃眾生肉,要存感恩心,因為牠們不是生來就該給人吃的,牠們既然無力抵抗而就範,請吃的人要物盡其用,不浪費,這也是一種尊重!
宋仁宗身為帝王,還能忍一時之飢,而挽救許多物命,真叫人感念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