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想像的怪異建築 文與圖/黃兆平、 黃自強、 黃齡儀、 林亭儀 |2015.07.26 語音朗讀 25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紐約樓高二十二層的熨斗大廈,因正面看過去像是熨斗的三角型而得名。熨斗大廈從背後看,倒是方方正正,一點也不奇怪。 紐約樓高二十二層的熨斗大廈,因正面看過去像是熨斗的三角型而得名。熨斗大廈從背後看,倒是方方正正,一點也不奇怪。 到德國科隆市中心逛街購物、上館子之餘,別忘了抬頭欣賞這個鑲在屋頂上的巨型甜筒冰淇淋喔。 甜筒冰淇淋造型也不免讓人聯想到科隆大教堂的尖塔。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外觀的銀色三角遮光罩,極像兩個榴槤殼。因造型奇特,也成為當地著名地標之一。 泰國機器人大樓外型與玩具機器人雷同,具童趣之感,且佇立於熙來攘往的馬路上,非常吸睛。 文與圖/黃兆平、 黃自強、 黃齡儀、 林亭儀 建築設計,是藝術的表現方式之一,好看的建築令人賞心悅目,而特殊、怪異的建築更是讓人一眼就記住。本周及下周的專題,讓我們跟著〈全球視野〉的腳步,來看看國外各大城市的怪異建築,到底能多搞怪! 本版專題節錄自《全球中央》雜誌2015年7月號,http://www.cna.com.tw 美國.紐約 熨斗大廈 怪的很出名 講到建築,紐約是許多學建築的人十分嚮往的大都會,新舊建物並陳,充滿現代又具古典風格,一點也不突兀,而且美感十足,百年歷史建築物比比皆是!不過,紐約給人印象最深刻還是櫛比鱗次的摩天大樓,數萬棟大樓林立,讓它的夜景全球獨一無二。 談到「怪建築」,首推位於曼哈頓第五大道及東23街口附近,樓高二十二層的三角型「熨斗大廈」(The Flatiron Building),它出自設計芝加哥聯合車站的建築師伯翰之手,一九○二年完工啟用。 熨斗大廈沒有世界貿易中心、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樓或洛克斐勒中心等知名度高,但獨特的熨斗形狀設計概念,讓它在一九六六年列為紐約地標,一九八九年成為國家級歷史地標。充滿文藝復興時期的外型,熨斗大廈原先是芝加哥富勒承包商(George A. Fuller Company)的辦公大樓,因此最早被稱為富勒大樓(the Fuller Building),現在已是標準的商業大樓。 此外,鄰近華埠不遠、位在包厘街上的新當代博物館(New Museum),外型比熨斗大廈還怪異,它是由白色不規則方塊堆積而成的七層樓建物,遠看根本不像大樓,堪稱紐約的另一怪;它是美、日建築師聯手設計的傑作,當初設計及興建費用達五千萬美元(台約幣十五億元)。 新當代博物館由美國當代藝術評論家塔克在一九七七年成立,大樓在二○○七年底正式對外開放營運;主要展示及凸顯全球各地當代藝術創新風格,台灣一些藝術家曾在此展覽,名稱與館內展示相當對稱。 不過在遴選藝術家作品方面,新當代博物館與知名的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有些不同,新當代博物館較傾向發掘潛力之星。 德國.科隆 冰淇淋掉了 跳Tone俯視老城 漫步科隆市中心的人們,很難不注意到商場屋頂上鑲著一個尖端向上的巨型甜筒冰淇淋,融化的冰淇淋好像隨時將沿著窗戶滴下,到商場逛街購物的人可得特別當心了;這棟搞怪風格的建物在歷史悠久、古色古香的科隆市,更顯得獨樹一格。 儘管科隆市有許多冰店,但千萬別誤以為這是冰淇淋廣告,鼓勵逛街的人們人手一枝,這純粹是公共藝術;此作品名為「冰淇淋掉了」(Dropped Cone)。除了甜筒英文「Cone」發音近似科隆市「Cologne」,倒扣的甜筒尖端向上更讓人不禁聯想到位在一公里外、科隆大教堂兩座壯觀的高聳尖塔。 這個甜筒冰淇淋高十二公尺、重達三噸,使用材料包含鋼鐵及玻璃纖維強化塑料,冰淇淋塗料是可口的香草色,由瑞典裔美國籍普普風大師歐登柏格,與夫人布魯根在上世紀合力操刀,此作品從初步構想到落成共歷時三年,於二○○一年三月完工。 「冰淇淋掉了」耗資三百萬馬克(約台幣五點二億元),由購物商場的所有人委託設計,而非科隆市編列預算建造,到訪科隆市除了參觀大小古蹟,不妨也抬頭注意一下這個活潑跳tone的藝術建築物。 新加坡.濱海灣 榴槤殼 成熱門觀光景點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堪稱新加坡觀光景點的地標之一。這座濱海藝術中心外觀由七千多片銀色三角形遮光罩建造而成,活像剖開的榴槤,新加坡當地人多稱為「榴槤殼」。 一九九六年動工興建的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於二○○二年完工,由於外觀造型特殊,不僅是新加坡引以為傲的藝術中心,更因位於市中心的新加坡河河畔,對岸就是舉世聞名的魚尾獅公園,也鄰近國會大廈、戰爭紀念碑及萊佛士坊地鐵站旁的金融商圈,因此成為觀光客到訪新加坡必遊景點之一。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有一千六百個座位的音樂廳、二千個座位的劇院,為不同型式的音樂或舞蹈藝術提供多元的表演空間,也是新加坡重要的文藝重鎮之一。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榴槤殼」的設計別樹一格,由七千多片銀色三角形金屬遮光罩組成,除具有遮陽效果外,觀光客也能在新加坡河畔透過太陽光影變化,看到這座榴槤殼在太陽光影下的顏色變化,設計感和現代感十足。 泰國.曼谷 機器人大樓 吸睛度百分百 位於泰國曼谷商務中心的沙通區沙通路上,有一棟機器人大樓,建於一九八六年,是仿照玩具機器人所建,外型如同一件玩具機器人,高達一百八十六公尺。 據說這座大樓的設計者蘇梅,是按照他兒子的機器人玩具引發設計靈感。有人說蘇梅設計這棟大樓還有其他文化意涵,先進國家有些人們可能擔心機器人會取代人類,進而主宰世界;但對泰國人來說,機器人友善親切,是人們的好幫手,如同這座外表率真和憨厚可愛的機器大樓一般。 原本是亞洲銀行機器人大樓(Robot Building for the Bank of Asia),外觀就格外引人注目,外型像一座白色巨型機器人,還有一雙大眼睛,身體的兩側還有大小螺帽;外部是白色和藍色混搭,使用黑色玻璃帷幕,樓頂還有兩根避雷針,就像機器人的天線一般,活靈活現,有如變形金剛,不過亞洲銀行後來被新加坡大華銀行併購。 機器人大樓是泰國曼谷地區指標性建築,近幾年附近大樓不斷新建完成,但它的造型仍吸引不少人前來巡禮。目前是新加坡大華銀行的總部,規畫為十五樓,特殊的外型設計,也是許多建築愛好者朝聖之地,曾被美國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列入「全球最有藝術性的五十座建築」之一,也被網友稱為「最有特色建築物之首」。 前一篇文章 在家自學,好嗎? 下一篇文章 顛覆想像的怪異建築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5【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6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7【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8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09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10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如何塑造超人氣公仔創意形象公仔 人氣品牌時尚行銷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創意處方箋 滋養心靈活力倍增【知天立命】星相運行與自我預測學習新科技防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