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台灣文化記像】228事件後 陳澄波遺作的首度公開展 文/黃長春 |2015.07.17 語音朗讀 53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澄波〈嘉義街中心〉.1934(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陳澄波的妻子張捷女士,當時近八十歲。而左方的畫作〈清流〉,是日本侵華一二八事變之前,陳澄波於上海教書期間所繪。圖/雄獅美術提供 陳澄波首度遺作展時,曹秋圃(左一)送一幅字給陳澄波的長子陳重光(左三)。左二為李賢文。圖/雄獅美術提供 左起陳重光、袁樞真、張捷、陳進、蒲添生、李石樵。圖/雄獅美術提供 文/黃長春 圖/雄獅美術提供 照片中翻閱著相本的老太太,神情憂愁而哀傷,她是陳澄波的妻子張捷女士(上右圖),當時的她近八十歲。而左方的畫作〈清流〉,是日本侵華一二八事變之前,陳澄波於上海教書期間,所描繪西湖「斷橋殘雪」的景色。 一九七三年秋天,畫家戴壁吟偕雄獅美術發行人李賢文,拜訪了陳澄波的夫人及其長子陳重光。在二人不斷的懇求下,陳老夫人強忍著淚水,才將藏在床下,疊置整齊的陳澄波畫作拿了出來。 雖細心保存,但卻無奈於木造屋的溼氣、灰塵,與蟲蟻的侵噬,許多畫作的顏料有如皺紋般地翹起、脫落,也有蛀洞的情況出現。 「我們屏息觀看那一張張,遭無情的二二八事件所埋沒的陳家之寶,竟不能也不敢展示在眾人面前,時間長達四分之一世紀之久,令我當下感慨萬千。」李先生這麼回憶。 陳澄波(1895-1947),嘉義人,這位在日治時期,以油畫入選帝展的第一位台灣人,備受日本人以及台灣人的敬重。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社會地位與聲望崇高的他,不需費力的競選宣傳,就當選為嘉義市參議員。 根據陳重光〈回首竟百年〉一文(雄獅美術276期),及在《嘉義驛前二二八》(張炎憲、高淑媛、王昭文等訪談記錄,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的口述,二二八事件爆發時,嘉義市的外省官員及軍民因害怕群眾攻擊,紛紛退守水上機場,等待兵援。 也就在大陸所派的鎮壓軍隊即將南下之際,為了避免更多人流血喪命,嘉義市參議員組成了「和平使者」,帶著米糧、水果與各式補給品到機場協調、慰問,希望事件能和平落幕。 曾在中國教書,又說得一口流利的國語,是陳澄波被推派為「和平使者」的主要條件。但,他們卻一去不回,並被誣陷為暴亂的煽動者,還被帶至警局嚴刑拷打,未經公開審判,迅速槍決於嘉義火車站廣場前。 「我們竟不能與父親會最後一面。他的大體從早上八九點被曝曬著,直到下午四點才准我們收屍……」陳重光如此悲憤抗議。 陳夫人亦心如刀絞地說:「一二八事變時,他讓我們母子先回台灣。杳無音信的他,有人說是死於海難。但我不信,他若死了,我會有感覺。後來,他終於來信,說要回家了……但,二二八時,他真的是血淋淋地被抬回家……」 陳澄波受難時,身上所穿的血衣,至今還保存著,留有因槍擊而造成的兩個洞口。 四十二年前與陳家人的這次會面,讓李賢文感觸良多,並萌生日後編製「台灣前輩美術家」專輯的心願。不僅是陳澄波,也要介紹那些曾活躍於日治時期,但戰後卻被遺忘的優秀美術家。 一九七九年,春之藝廊經理,也是畫家的吳耀忠,邀請李賢文為春之策展。於是李賢文配合《雄獅美術》月刊「陳澄波」專輯的推出,策畫了「陳澄波遺作展」。這是二二八事件後,陳澄波作品首度公開的展覽與出版。 展覽期間,正逢高雄美麗島事件爆發。對於陳澄波受難於二二八一事,大家噤口不語、避之不談。但就當時政治高壓的緊張氛圍中,這已殊屬不易,也令人見識到畫家家屬、畫廊及月刊社十足的勇氣。 從三十六年前展覽的老照片,還有《雄獅美術》月刊〈團聚——記陳澄波遺作展〉一文中,我們可以見到當時的盛況。到場參觀的有,時任副總統的謝東閔,還有陳澄波的老友,也就是中華民國捐血運動協會的創始人蔡培火。 另外,許多美術界人士也來歡聚,如畫家陳進、林玉山、楊三郎、李石樵、張萬傳、鄭世璠、呂璞石、蒲添生,還有書法家曹秋圃,及陳澄波在上海的學生袁樞真等人。畫家陳景容也在會場修復陳澄波的〈祖母像〉。 展場中,李石樵有感而發地說:「欣賞陳澄波的作品,令人感到他作畫時是快樂的,並投入整個生命。他在畫面上,有些處理得不是很妥當,但在他傾注所有精神的狀態下,這不妥都不成問題,反而是值得年輕人學習之處。作畫時若是考慮到能不能賣,或投人所好、引人注目,那有多痛苦啊!」 是的,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的陳澄波,他的畫作確實有不合透視,及圓弧變形等不符學院式的畫法,但這正是吸引人的所在。他那強烈揮灑的筆觸,並非騷動不安,而是熱情澎湃,充滿了生命力。畫中親子偕行,友人相伴的景象,令人感到溫馨。他的畫是動中寓靜,在無限熱情的線條與色彩之中,亦擁有永恆的靜謐與平安。 陳澄波曾說:「我,就是油彩。」 沒錯,他不僅用油彩展現對家人,對 故鄉的愛。他也用自己身上最鮮艷的 顏料——血,為嘉義市殉難。一九四七年,他和其他和平使者的行動看似沒有成功,但是他們為家鄉所作的犧牲,所傾流的汩汩鮮血,卻永存於人心,長存於歷史的記憶之中,是台灣史上締造和平最感人的一頁篇章。 參考資料 林育淳著,《油彩‧熱情‧陳澄波》,雄獅美術出版,一九九八年五月。 前一篇文章 【人間詞話】 妻子同鋤五畝蔬 謝逸 下一篇文章 【中華文化佛教寶典】無價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觀「室閒茶味清── 盧廷清茶掛書藝展」疫情下,李賢文24節氣的創作【藝之至】 石守謙藝術的純粹與超越【藝之至】 石守謙藝術形式最關鍵【藝之至】 李欽賢百年舊驛在地色彩【藝之至】 李欽賢從美術史認識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