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兒科醫學會昨舉辦「兒童健康論壇—台灣兒童事故傷害現況與防治」。三總小兒科主任黃清峰表示,夏季天氣熱玩水消暑溺水意外頻傳,夏季溺水事故會增加近九成、自行車受傷增四成五、跌墜增兩成一、交通事故增兩成。
黃清峰表示,才剛進入暑假,五日與七日即發生兩起溺水事件,位於萬里的溫泉會館七日發現一名十歲男童溺水,目前昏迷。
最近新聞報導兒童意外事故接連發生,台南一名五歲男童在家看到外頭下雨,想要幫忙關窗戶,因為身高不夠高,爬上書桌卻不小心踩到一本書跌倒,竟然就撞破了紗窗,從八樓的家裡墜落地面。台灣兒科學會呼籲社會和家長,應該正視此一問題的嚴重性。
黃清峰指出,除了青少年會結伴相約到溪邊或海邊玩水,年紀較小的孩童待在家裡,家長常會忽略「近水樓台」的危險性,以為家裡的浴缸或淺水池很安全,因為疏於看管孩子,以致發生意外。
黃清峰強調,有九成的溺水事件,是發生在沒有成人監督時,往往就在家長未曾留意的「短短五分鐘」內,兒少的生命就面臨危險。
黃清峰提醒,從事水上活動,一定要穿救生衣,如此可降低八成七的溺水危險,而選擇安全、合格的場域玩水也很重要,
他說,家長也應教導兒童認識水的危險性,最佳預防之道,還是大人要在一旁「盯」著。
至於其他事故傷害,黃清峰建議,騎自行車要戴安全帽,如此可降低約六成死亡率,另外,加強窗戶跌墜教育,也可降低兒少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