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燃料業 捲入完美風暴

編譯/簡國帆 |2015.07.04
1194觀看次
字級
全球化石燃料產業正面臨政治壓力和科技進展的完美風暴,如果有人要打賭全球領袖今年將同意對碳排放課稅,這也很合理,但此舉將完全改變煤礦、石油和天然氣的財務計算方式,甚至可能讓多數資產基礎成為零,而科技進步也正大幅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圖/法新社、網路

編譯/簡國帆

全球化石燃料產業正面臨政治壓力和科技進展的完美風暴,如果有人要打賭全球領袖今年將同意對碳排放課稅,這也很合理,但此舉將完全改變煤礦、石油和天然氣的財務計算方式,甚至可能讓多數資產基礎成為零,而科技進步也正大幅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

國際貨幣基金(IMF)已開出第一槍,在題為「全球能源補貼有多少」的報告中,指控化石燃料網路享有價值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6.5%的隱藏支持,以2015年的預估GDP計算,這相當於5.7兆美元,主要來自環境成本和對健康的危害,而這些成本大多來自煤礦業。

報告中最重要的論點為,這種補貼架構會拖累經濟成長,而且是劫貧濟富,不僅會推升稅率,還會排擠其他更有生產力的投資,如果燃燒化石燃料獲正確定價,世界會更富有、也更加流動。

這份報告對主張煤礦、石油和天然氣是驅動世界經濟唯一可行方式的人而言,是致命的攻擊。全球每年補貼可再生能源產業770億美元,遠低於IMF估算、化石燃料業取得的隱藏補貼。

美中達成氣候協議

可再生能源商機無限

不論你是否同意IMF的估算,但這個全球重量級財經機構做出這些宣稱已是不爭的事實,而IMF的思惟向來很少背離美國財政部。

去年美國和中國達成全面性的氣候變遷協議成為歷史轉捩點的態勢日益明朗,首席美國企業談判代表史騰說,美中兩國合作引發的化學作用和一小撮國家的合作截然不同,如今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60%的兩國已準備達成具約束力的協議,目標是使本世紀末的全球氣溫只比工業化時代前高攝氏2度。墨西哥和加彭等國則採取更大膽的計畫。

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如果要達成巴黎氣候峰會的攝氏2度協議,就不必燃燒全球企業找到的三分之二化石燃料蘊藏,那麼這些資產將毫無價值。所有必須遵從這種氣候協議的碳定價制度,也將引發各界質疑深海鑽油計畫的成本效益。研究也顯示,若要遵守攝氏2度的政策,根本不必開採北極圈的化石燃料、也不必開採加拿大超過75%的石油。

除了政治壓力外,化石燃料產業也面臨其他能源來源的競爭。首先,太陽能發電成本已大幅降低,且廣獲智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地採用,電池儲存成本也正迅速滑落,能夠有效儲存來自可再生能源的電力,全球科學巨擘也都正在研究各種形式的電池儲存。

校園教堂 響應不投資運動

從加拿大校園與教堂、美國基金會,一直到挪威國會,全球各地都正激辯是否該捨棄投資化石燃料類股。

若干機構已採取行動。協和大學(Concordia)已成立一檔規模500萬美元、不投資化石燃料的基金,英國部分大學已表決出脫化石燃料類股,部分教會已出清,一家總部在多倫多的基金會今年則已出清對油砂和煤礦業者的投資。美國史丹福大學和法國保險業者安盛(Axa)也已出脫煤礦業持股。

這個運動在全球漸受支持。洛克斐勒兄弟基金會去年出脫化石燃料投資,普世教會協會也一樣。牛津大學4月承諾避免投資煤礦和油砂業者,挪威國會5月表決通過,要求該國規模8900億美元主權財富基金減少煤礦業投資。

不過,各界對於這個運動能為對抗氣候變遷帶來多少實際助益,依然意見分歧。

擁有4000萬美元資金的Catherine Donnelly基金會財務部門主管威爾森就說,他們想當個有社會責任的投資人,強調投身社會公益,因此決定出脫化石燃料投資很重要,該基金會也能藉此把部分資金投入想支持的領域,例如另類能源。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米勒根則認為,當有一群人把錢移出某種資產,另一位口袋比較深的投資人就會填補空缺,趁股價挫跌的機會承接,因此這個運動對化石燃料業者的財務衝擊很小。

米勒根說,這個決定可能會讓機構陷入困境,如果石油被部分人士批評為不道德,那麼靠汽油運轉的汽車又如何?他質疑,為何這個運動是針對石油的生產商而非消費商?畢竟有需求就會有供給。

米勒根的同事葛林則認為,建立要朝無碳化社會邁進的社會規範很重要,而大學和基金會的角色就是要改變規範。

威爾森說,他支持這個運動的動機除了出自道德,還有財務上的考量。因為Catherine Donnelly基金會認為,繼續持有化石燃料類股的財務風險提高,因為部分能源蘊藏不得開採的可能性日增。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500億美元的資金已經、或打算出脫化石燃料投資,雖然金額持續攀升,但仍只占化石燃料業4.5兆美元總市值的一小部分。

本版與經濟日報〈酷全球〉周刊同步刊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