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嘉雯
古來才子佳人的小說裡,經常出現小姐與丫環共處的溫馨畫面,然而曹雪芹卻不甘於僅寫出一般刻板的主僕畫面,他在小說情節進入高峰時,順勢帶出了大觀園裡小姐們一窩蜂興起將小女僕改扮男裝的特殊風氣。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賈寶玉見芳官起床梳了頭,挽起髮髻,還戴上些花翠,連忙命她改妝,先將周圍的短髮和鬢角都剃了,露出碧青的頭皮來,頭頂的髮絲再加以中分,打起環狀的辮子,像元朝蒙古人的髮型,最後戴上大貂鼠臥兔型的帽子,足下改穿虎頭盤雲五彩小戰靴……
在一連串替芳官設計改扮成男裝之後,又說道:「芳官之名不好,竟改稱男名才別致。」因又改作「雄奴」,複姓「耶律」。這時芳官十分稱心,得意之情溢於言表:「既如此,以後你出門也帶我出去。有人問起,就說我和茗煙一樣是你的小廝就行了。或者,咱家現有幾個土番,你就說我是個小土番兒。況且人人說我編辮子、打聯垂好看,你想這可不是絕妙的事?」
寶玉聽了,喜出望外!其實賈府二宅內,確實有外國奴隸,那都是早先在戰爭中所獲賜的囚奴。如今史湘雲見賈寶玉有了一個假扮的外國番奴,一時高興起來,因為她自己的身型特別高挑,腰細肩寬,蜂腰猿臂、鶴勢螂形,是故平常最喜歡的就是武扮,每每自行束鑾帶,穿折袖,遠遠看見,眾人都以為是個俊俏小子!於是她也樂得將在她屋裡服侍的葵官扮成個小子。
那葵官的手腳極伶便,三兩下將自己打扮成一個小子,堪與主人史湘雲配對。李紈、探春看了也喜愛得不得了!隨後又見寶琴將她房裡的荳官也打扮成一個小童,頭上束兩個丫髻,短襖紅鞋,只差塗臉,便儼然是戲上的一個琴童了。
大夥兒玩性不減,史湘雲將葵官改名「韋大英」,暗合「唯大英雄能本色」之語。而荳官的身量和年紀都極小,又極鬼靈精怪,所以名為荳官。大觀園裡眾人經常親暱地喚她作「阿荳」,或叫她「炒豆子」。如今既已改扮男裝,寶琴於是重新喚她做「荳童」。
這一時間,風氣上來,小姐帶著貼身丫環已不再時興,如今大家都流行配個假小廝在身邊,既新鮮又別致,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像寶玉那樣,帶個異族的小土番出門,才顯得時髦又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