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佳怡
應該是玉蘭沒錯,但瓣片有些鬆開,形貌不夠挺直。從我手中落入小塑膠袋時,撐開的宇宙比想像中大,但東凸西凹,不是漂亮樣子。
坐在捷運站出口邊的他今天戴了口罩,「今天不賣花,」我看見他隱約的笑,「你多拿幾朵,送你,怎麼拿這麼少?」他沒有伸手干涉,個體距離清楚明確,只是眼神直扔過來,繼續臉上的鼓勵微笑。「不然拿六朵好了。六六大順。」
「為什麼今天不賣花?」「今天的賣相不好。」他掃了一眼其他過路行人,迅捷的一眼,像鷹一樣記錄了什麼後又瞬間放空。「六朵好,六六大順。」
我今天是為了買《大誌》找他的。這期主題談世界各地的「步道」。當初在網路上先是受了封面照片吸引——那是一張藍綠色近乎魔幻的林地照片,綠褐色的還有一地苔蘚。雖然相對陰暗,但龍貓森林最後那靜謐且沉睡著兩隻巨大柔軟生物的天地,要是空了這些年,大約也會長成這副模樣吧。可惜封面紙質鬆軟,毛孔粗大,魔幻感的層次有些扁平了。
玉蘭在辦公桌上放了兩天,瓣片逐漸從邊緣黑了。可是拿近一些,那香卻變得更粗糙、直烈,怎麼也沒有丟掉的理由。
過了幾天,又見到他,還是坐在一樣地方,但沒戴口罩了。因為趕時間,沒得空過去看他今天賣不賣花。那些大部分總來自屏東縣的玉蘭不知道今天賣相好不好?
臨坐上車前,聽見他用比一般叫賣更大一些的聲音倉促喊了「大誌」,俐落分開的兩字高高扔向空中,但不像要販賣什麼,感覺只是突然想了起來,就向世界直率率打了聲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