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聰明消費者 別把過多化學添加物吃下肚!

文/文長安、陳俊成、張凱甯 |2015.06.06
3016觀看次
字級
泡麵是人工添加物最多的食品之一。 圖/徐世經
「本品不含防腐劑」標示,不表示沒有添加其他對身體更不好的添加物。圖/如何出版社提供
洋芋片也是人工添加物較多的食品之一。圖/如何出版社提供
口香糖幾乎百分之百由化學原料及添加物製成。圖/如何出版社提供

文/文長安、陳俊成、張凱甯

以前,大家認知的「食物中毒」,指的是食用了不乾淨、被沙門桿菌等細菌汙染的飲食後,導致很快地發生腹瀉、嘔吐、發燒等症狀。一旦去醫院診斷、治療後,醫生會開立食物中毒的診斷證明,讓消費者可以用此向廠商求償。

食物中毒新定義

現在化工業發達,大家對「食物中毒」的定義,已不能只是停留在「吃到沙門桿菌,會立即引起身體不適」的觀念了。因為,食物當中已經出現了愈來愈多的人工化學添加劑,用來增進食物的色、香、味,並延長其保存期限。吃下這些添加劑,不會讓人馬上產生急性症狀,甚至沒有任何感覺,但是長年累月下來,卻可能造成身體的「慢性中毒」,並誘發慢性疾病及癌症!

癌症是台灣十大死因榜首,讓許多人聞之色變,主要原因是,罹癌之前完全沒有徵兆。然而,癌細胞形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需要十年、二十年以上,才會有明顯的癌細胞生成。

台灣罹癌年齡有逐年下降趨勢,乳癌、大腸直腸癌更經常高居前幾名,為什麼這幾種癌症病例在台灣會快速增加呢?研究發現,台灣食品中含有過多人工添加物,加上廠商非法使用塑化劑、黑心油等,造成罹癌人數居高不下。

罹癌的原因很多,消費者無法證明是因為吃了某種食物或食品添加物才導致癌症,所以無法向單一廠商求償。

合法添加也堪慮

在這個食品添加物過度浮濫使用的年代,消費者千萬不要覺得自己不懂化工,就對食品標示上,一長串的化學添加物視而不見,更別認為「反正都在法定的合法使用量之內,吃下去應該沒關係」。

許多食品添加物都是法規許可的合法添加物,短期內雖然不會對身體有明顯危害,但是這些人工添加物,畢竟不是食物,本來就不適合、也不應該長期食用,吃多了人工添加物,即使是合法添加,長時間持續食用,都有可能在體內累積成毒,讓人「傷身」又「傷心」啊!

不同國家規範的合法食品添加物不盡相同,目前台灣衛生福利部核准使用的食品添加物種類共有十八類、品項超過八百種之多!

這十八類分別是:防腐劑、殺菌劑、抗氧化劑、漂白劑、保色劑、膨脹劑、品質改良劑、營養添加劑、著色劑、香料、調味劑、甜味劑、黏稠劑(糊料)、結著劑、食品工業用化學藥品、溶劑、乳化劑及其他。

正常食物必會壞

不要追求食物永恆的色、香、味,正常食物一定會變硬、變色、腐敗。很多新產品的誕生,其實是源自於消費者的「貪念」!

消費者渴望獲得更好吃可口的食物,又希望兼具色澤及香味,為了符合消費者對食物鮮美的需求,生產廠商便不斷想盡辨法,使用愈來愈多的食品添加物,或採取旁門左道的製作方式,生產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並延長食品賞味期限。

食物加入太多添加物,不僅失了原味,消費者的味蕾也吃不出真實的滋味,更可怕的是,食品添加物泛濫成災,不僅增加愈來愈多社會成本,更衍生出層出不窮的黑心產品及食品安全問題。

身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一定要知道,食物如果是天然的,一定會隨著時間變質、發霉、發臭。但是,仔細看看市面上販售的,很多都是擺上好久也不會壞掉的食品。裡面肯定添加了很多添加劑,讓它保持極佳的賣相及風味,延後腐敗時間。

台灣目前市售食品所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單就某一項來看,通常是在法律規範的安全上限內,但是一日三餐吃下來,吃了好幾樣,累積在體內的化學添加物極有可能會超量。長期吃下肚,會造成肝臟排毒的負擔,引發身體疾病,並增加罹患癌症的機率,消費者不可不慎。

此外,很多人有腸胃不適的問題,除了作息、壓力大之外,「吃了太多化學製成的食品添加物」或許也是隱藏的重要原因之一!添加物會減弱胃酸為身體把關的功能,尤其調味劑類的添加物,多數具有酸性及防腐的功能,好處是能消滅食物中的細菌,讓人吃了不會中毒,但缺點是可能破壞胃的酸性環境,造成胃壁黏膜受損,讓胃中的好菌、壞菌統統不見。一旦胃的黏膜受損,食品添加物便等於暢行無阻地直通腸道。

看懂添加物標示

近年來,食安問題層出不窮,除了政府要嚴格把關之外,如果消費者能夠從自身做起,不過分追求食品的「色香味」,了解吃進嘴裡的每一口食品成分,並且拆解其標示,而不只是著重在表面的口感及賣相,便能減少廠商作弊的機會。善待食物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愈新鮮的,愈要趁早食用,而不是要求愈久的保存期限,讓它們不會壞掉。不是嗎?

目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成分標示需要按照添加量的順序,由高到低。所以排在第一順位的,一定是這項食品中使用量最多的成分。

若使用防腐劑、甜味劑、抗氧化劑則必須有雙標示,其他類別如調味劑、品質改良劑,則必須以括號( )將所有添加物全數展開來。

下次在超市、賣場時,如果看到了看不懂的成分標示,或字數愈長的,表示化學成分愈高,最好減少購買及食用次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