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變臉的安娜蜂鳥 文/林心雅(Hsin-ya Lin) |2015.05.31 語音朗讀 256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請不要懷疑,當安娜公蜂鳥正對著你,整個頭頸瞬間變成豔麗的玫瑰紅。圖/李文堯(Wen-yao Li)& 林心雅 觀察者角度不同,看到的公安娜蜂鳥頭頸的豔紅程度也不同。 圖/李文堯(Wen-yao Li)& 林心雅 會變臉的安娜蜂鳥圖/李文堯(Wen-yao Li)& 林心雅 安娜蜂鳥要驅趕入侵者時,會把尾翼打開,虛張聲勢讓自己看起來更壯大。 圖/李文堯(Wen-yao Li)& 林心雅 公安娜蜂鳥在糖水屋附近樹枝坐著「顧店」,看到入侵者整個臉的羽毛都豎起來了。 圖/李文堯(Wen-yao Li)& 林心雅 安娜蜂鳥光臨糖水屋,坐左邊的是女生,右邊和正對面的是男生。 圖/李文堯(Wen-yao Li)& 林心雅 文/林心雅(Hsin-ya Lin) 圖/李文堯(Wen-yao Li)& 林心雅 糖水屋誘惑 在台灣從沒看過蜂鳥,因為牠只在美洲才有,全世界其他地方都看不到的。二十年前剛搬到加州,聽說在後院放一只專為蜂鳥設計的糖水屋,就能輕易吸引蜂鳥現身,我們便去買了一個。因蜂鳥對紅色特別感興趣,市面上糖水屋幾乎都做成紅色的。按照指示製作蜂鳥愛吃的糖水,糖和水的比例是一比四,然後將糖水屋掛在戶外涼棚下顯眼之處,果然過沒幾天,蜂鳥就大駕光臨了。 第一次瞥見時不禁驚嘆:「哇!真是超級迷你的鳥啊!」這輩子從沒看過這麼小的袖珍鳥兒,身長大概不到十公分。但見牠們小小身影咻咻咻飛來飛去,比蜜蜂還靈活。雖然很小隻,仍看得出頭頸赭紅色,鳥背銅綠色,胸腹淺灰,而且不太怕人。我們站在糖水屋附近咫尺,牠們照樣駐足享用,因快速搧翅而發出「嗡嗡嗡」的聲音──這才發現「鳥如其名」,牠們所以被稱為「蜂鳥」,除了體型嬌小,像蜜蜂一樣愛吃花蜜,還有那嗡嗡嗡的搧翅聲。 叫我第一名 相信每個人首次看到蜂鳥,都會像我們一樣感到驚奇,就像十五世紀第一批歐洲人來到新大陸看到這麼小、飛這麼快、且色彩豔麗的蜂鳥,無不驚豔,探險家哥倫布曾在日記寫過牠們。還有人以為蜂鳥是鳥和昆蟲交配而成的,十八世紀法國自然學家布楓(Buffon)便稱其為「飛鳥」(flybirds)。 如果舉辦比賽,那蜂鳥有很多項目都可奪魁。譬如牠們是全世界最小的鳥,體重僅二點五到八公克,身長介於七點五至十三公分之間。在所有恆溫動物中,蜂鳥具有最高新陳代謝率,牠們每分鐘心跳可高達一二五○下,每分鐘呼吸二五○次。 當飛行之際,蜂鳥每公克肌肉耗氧量比人類運動員約高出十倍之多,因此牠們常須補充能量,每天所吸取的花蜜比牠們自身體重還重。為了確保有足夠花蜜吃,牠們會畫下勢力範圍以捍衛食物來源,看到入侵者便立刻驅逐。我們就常看到蜂鳥守在糖水屋附近的樹枝上「顧店」,一看到其他蜂鳥就「咻!」的飛起來把別人轟走。 蜂鳥還能快速搧翅,每秒十五到八十次,快到幾乎看不見翅膀。令人驚豔的還有牠們的飛行方式──不但可快速前進,垂直上下,還可「定在空中」或「後退」,實在很不可思議。你看過任何鳥會「向後飛」嗎?請不要懷疑,蜂鳥是全世界唯一能向後飛的鳥。 瞬間會變臉 後來查書得知,我們第一次看到的是安娜蜂鳥,屬於雨燕目蜂鳥科,亦稱朱紅蜂鳥,因公安娜蜂鳥頭冠和脖頸是赭紅色,是北美蜂鳥中唯一具有紅冠的鳥種。牠們是美西太平洋沿岸最常見的一種蜂鳥,體型算中等,僅十公分左右,重約五公克。 安娜蜂鳥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公鳥頭頸的羽毛會因角度不同而變色──當牠側對你時,頭頸是不起眼的暗褐色,但當牠轉過來正對著你,立刻變成豔麗的玫瑰紅。第一次看到牠這般「瞬間變臉」,幾乎有點兒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麼會如此神奇呢? 原來牠們頭頸之所以會變色,是因其羽毛結構特殊──牠們羽毛的表層組成元件像稜光鏡般,當光打在上面,便能將某些光線波長放大並直接反射。觀察者角度不同,看到的豔紅程度也不同,只有當牠們恰好面對我們,才能看到頭頸羽毛反射的豔麗虹彩。 蟄伏度寒冬 安娜蜂鳥正常體溫約華氏一○七度(將近攝氏四十二度),對人體來說,那已經是發高燒了。當戶外溫度降低或夜晚來臨,牠們會進入「蟄伏」狀態:呼吸變緩,心跳減慢──從每分鐘一千多下,降至一百多下或更低;體溫最低可降至華氏四十八度(約攝氏九度)。待氣溫回暖,牠們幾分鐘內又會立刻活躍起來。 蜂鳥並非一夫一妻制,不會成雙成對,無論男生女生在每年的求偶季節都可和一隻以上的異性交往配對,如有愛的結晶,則由母蜂鳥單方面負起築巢、孵蛋、哺育之責,是為典型的單親媽媽。聽說雄性安娜蜂鳥在求偶之際,會從四十公尺高空呈J字俯衝而下,可惜至今我還沒見過。 其實在一九三○年代,只有加州和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能看到安娜蜂鳥,後來拜賜於庭院觀賞植物的引進和蜂鳥糖水屋愈趨普遍,此鳥數量開始增加,約有百分之九十六分布於美國西海岸,其餘在墨西哥和加拿大。難怪在後院常能看到安娜倩影,那翠綠羽衣和瞬間閃現的豔紅頭頸,有時真像是空中飛翔的紅寶石。 前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下一篇文章 世界烏龜日 淨灘愛海龜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退休之後2025.05.01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 作者其他文章【相遇北美大地】 北美灰松鼠【相遇.北美大地】美洲紅隼 北美最小的獵鷹【相遇.北美大地】沙漠中的吉拉啄木鳥【相遇.北美大地】多彩的美洲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