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瀕臨絕種的綠蠵龜,是台灣沿海美麗的兩棲動物。
圖/取自網路
文/蘇林 圖/取自網路
每年五月二十三日,是「世界烏龜日」(World Turtle Day),各國愛龜及環保人士也會齊聚一堂,以實際行動保護全球海龜重要棲息地。今年,台灣則是藝術、環保人士齊聚小琉球蛤板灣,在海龜、綠蠵龜的陪伴下,奮力清除海灘垃圾。
近年小琉球居民致力於生態復育,長期努力的成果吸引眾多海龜棲息於小島四周。今年是台灣第二年響應世界烏龜日,活動當天共有七十位居民、義工、遊客為海龜清淨沙灘,並用撿拾到的廢棄物打造直徑十公尺的彩色海龜地景藝術,小琉球當地三十家民宿、餐廳、咖啡店,也紛紛展出海龜保育相關展覽。
小琉球沿岸為裙礁地形,吸引數百隻綠蠵龜在此定居,儼然成為「綠蠵龜的家」,離岸十公尺以內都可目睹海龜的身影,活動當天在蛤板灣淨灘的義工,屢見海龜浮上水面呼吸,彷彿也想加入行列,引起驚喜與尖叫聲不斷!
全球海龜曾經遭遇人類捕捉,或遭海中的漁網、繩索纏繞、誤食塑膠垃圾導致受傷、斷肢甚至死亡,此外,棲息地與產卵場域受到過度開發,也是數量銳減並瀕危的主因。
荒野保護協會義工表示,近年大海中塑膠廢棄物碎裂化問題日趨嚴重,小琉球的海灘雖較台灣本島乾淨許多,但由貝殼與珊瑚組成的沙灘中,微小塑膠碎片的比例仍相當高,尤其以保麗龍碎片、塑膠碎片、菸蒂最為嚴重,往往造成生物誤食。
五十年前,台灣海龜產卵地遍及東部、南部沿海及離島沙灘上,如今僅剩小琉球、澎湖及台東綠島與蘭嶼等離島,生存環境日益嚴峻,環保人士期望提高國人保護意識,共同守護這片美麗的海洋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