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豆腐餡餅。圖/王舒俞
藍山炊煙 我永遠 吃素了
圖/王舒俞
文與圖/王舒俞
小時候到北方小館吃飯,點一碗小米粥和一個牛肉餡餅就大滿足了,說起來真的是很簡單。
食物是一種記憶和眷念的呈現,倒也不一定非要多麼複雜的滋味才叫好吃,像這類平實的平民小點,往往最令人回味再三。
我還沒有開始吃素時,父母親已經先吃素了,家裡也只煮素食,我們姊弟妹想吃葷就去外買,那時候覺得這樣也很好,自己買的葷食絕對都是愛吃的菜色,獨享也不錯!
當時我已經是上班族,為了要省錢,所以午餐也都帶著家裡的素便當,連著早餐和晚餐都在家裡吃,就陸續吃了幾個月的素,一直到和朋友外出吃飯才有機會吃到葷食。
當時住在南部的親戚到北部來小住幾天,他們特地去台北知名的北方小館打牙祭,還順便外帶了肉餡餅等食物回來給我們嘗鮮。我下班回家才一開大門,就能嗅出家裡有葷食,果不其然,餐桌上放了好幾盒外帶餐盒,已經被在家的弟妹們瓜分,只剩一個牛肉餡餅和數個鍋貼給我。
真的好久沒吃了!我一邊聽著這家名店需要排隊才買得到的經過,一邊咬下期待又驚喜的餡餅,內心卻上演著晴天霹靂。
沒想到我連續吃素一段時間,味覺已改變,這多汁的餡餅在嘴裡,竟散發出濃濃的腥味,讓人難以下嚥,更大的是內心的打擊,因為我當時還不願意永遠吃素,竟然連喜歡的牛肉餡餅都無法入口,是在宣告我的葷食生活結束了嗎?換吃另幾個豬肉鍋貼,更加難受,我的打擊大到自己都不敢相信,竟然無法把眼前的美食吞進去,偷偷的跑去廚房吐了出來,埋進垃圾桶中。
那是我這輩子最後一口牛肉餡餅的記憶,從那之後還特意到處去吃愛吃的葷食,發現自己的味覺已經分得出肉味和調味料是不同的,我漸漸的接受炸雞排、蚵仔煎,以及鹹酥雞的最後打擊,最後就永遠吃素了。
想要重溫牛肉餡餅的記憶卻不要牛肉,現在一點也不困難。選購豆香濃郁的板豆腐,切小丁,入鍋慢慢炒成外皮微黃的香豆腐,再放入蔬菜、香菇和冬粉等增添餡料變化,只用少許醬油和鹽調味,味道就十分令人驚艷,不但好吃還有營養和飽足感。
而煎得香酥的餅皮,和記憶中的牛肉餡餅也是一模一樣,除了晴天霹靂的回憶,現在吃上一個是滿心歡喜,可以大快朵頤了。
蔬菜豆腐餡餅的詳細作法:http://suyu823.pixnet.net/blog/post/2859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