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醫師陳啟仁透過核磁共振檢查影像,證明男性腦部受創恢復較女性快。圖/王長鼎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雙和醫院公布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女性腦震盪,恢復情形較男性來得差,推估原因可能是女性頭部比較小,神經纖維較細,導致撞擊後造成的傷害也較大,確切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這項影像證據,也顛覆醫界以往存在「女性受荷爾蒙保護,恢復力較好」的觀念。
唐小姐兩年前騎摩托車發生車禍,頭部因撞擊腦震盪,之後經常頭痛,感覺頭暈、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集中,不但丟三落四,煮菜時還會忘記到底有沒有放鹽?症狀持續一年多,才稍微好轉。
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醫師陳啟仁表示,臨床發現女性因腦震盪求診的比例是男性兩倍,約八成五的腦震盪患者會在三個月內恢復,但依照過去臨床經驗,女性腦部受傷後,有較高比例常喊頭痛不適,或有睡眠障礙,甚至讓旁人懷疑是不是女性比較無法忍受疼痛、習慣無病呻吟等。
雙和醫院研究團隊針對三十位輕度腦震盪病人、三十名正常人,男女各十五人,以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持續追蹤檢查六周,觀察主掌專注力、記憶力等工作記憶區塊的大腦運作,發現女性的恢復力確實較差,部分女性可能一、兩年仍感覺腦筋鈍鈍的、容易疲勞等。
陳啟仁說,檢查結果發現,受傷後四周,男性的腦部會啟動代償機制,活化增加,女性則減少;六周後,男性的活化情形已回到受傷前的正常階段,女性活化情形卻愈趨微弱,突顯女性一旦經歷撞擊,腦部損傷會更嚴重,無法引起代償反應。
陳啟仁表示,確切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推估應與女性頭小,遭受撞擊時不似頭大的男性可分散力道,以及女性腦神經較為纖細,容易受損傷有關。
雙和醫院這項研究刊載於五月號的國際醫學期刊《北美放射協會》(RS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