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母親節前夕,生產改革行動聯盟(簡稱「生動盟」)昨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宣示要打破「生產全餐」舊思惟,屏除台灣女性在「母難日」遭受灌腸、剃毛、禁食、打點滴、人工破水等「十大苦刑」,呼籲衛福部建立「孕產婦照護臨創指引」,推動「溫柔生產」,讓台灣成為「友善生產環境」。
周日就是母親節,生動盟舉行記者會,為台灣所有女人和產科醫護人員請命,要求衛生福利部盡速制定完整的「孕產婦健康照護臨床指引」,並制定相關政策配套,給女人最適當的照顧,也讓醫護人員能安心的跟上國際趨勢,依據最佳實證從事臨床工作。
生動盟成員陳玫儀指出,國內為數眾多的產婦,都要經歷至少可歸納出「十大苦刑」的灌腸、剃毛、禁食、打點滴、催生、剪會陰、不能延遲用力、不能腰部以上直立(非躺臥式)身體用力、連續監測胎心音無法動彈、壓肚子等「生產全餐」。不舒服的生產經驗,也讓多數媽咪最後選擇「不生第二胎」,或是「直接剖腹產」。
陳玫儀說,英國凱特王妃剛生產完,就能容光煥發出現在媒體眼前,讓許多媽媽感到驚艷,主要是凱特有醫師與助產師團隊,提供她友善的生產指引;然而,台灣對於「孕婦照護臨床指引」卻付之闕如,使媽媽處在過度醫療介入的生產環境。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榮譽教授郭素珍表示,灌腸、剃毛、禁食、人工破水等都是台灣常見的醫療生產常規,折磨孕產婦白白受苦,國外已經有許多實證醫學指出,沒有這些常規也能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