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臉紅通通宛如小蘋果,但實際上是傳染性紅斑。圖/書田診所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六歲小男童,臉頰出現紅色斑疹,家長原以為是天氣變化出現類似「蘋果臉」,不以為意;數天後卻擴散至軀幹及四肢,呈現網狀紅斑。斑疹出現前幾天,男童有輕微發燒及鼻水,並無其他不適,但斑疹處輕微搔癢,經醫師診斷為「傳染性紅斑」。
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表示,「傳染性紅斑」好發於五到十五歲兒童及少年的疾病,發生並無明顯的季節性,但大多在春季到初夏間流行,痊癒後約一個月內若曬到太陽,容易又起疹子。「傳染性紅斑」初期症狀如輕微鼻塞或流鼻水,很像上呼吸道感染,因此不容易診斷,要等到出疹以後,才會被診斷出來。
潘俊伸說,「傳染性紅斑」是由B19微小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感染B19病毒到傳染性紅斑出現,潛伏期約四到二十天,病毒主要存在血液中,但在病毒血症期則存在於口腔內(唾液)及尿液中,並由這兩處排出,因此可藉飛沫或接觸感染,也可藉輸血感染。
潘俊伸指出,兒童感染後初期可能發燒一、兩天,之後才先在臉上看到紅疹,接著出現在身上和腳上,即「蕾絲樣紅疹」,為「傳染性紅斑」特別的出疹方式,主要是因身體產生免疫反應所造成。「傳染性紅斑」在許多成人的體內均存在,感染後常常不會有明顯症狀,往往不記得自己曾經有過類似疾病,通常感染後是終生免疫。
潘俊伸表示,「傳染性紅斑」在皮疹出現後就沒有傳染性,小朋友也多半不會有搔癢或疼痛的感覺,可以正常作息。有些青少年會發生膝關節或踝關節腫痛,但多半不嚴重。治療「傳染性紅斑」並無特別藥物可用,退燒藥及其他治咳嗽或鼻塞的藥物皆可緩解不適,若皮膚搔癢也可擦局部止癢藥膏。
潘俊伸提醒,「傳染性紅斑」潛伏期較長,發病後體溫又不會明顯上升,等到小朋友皮疹出現時,常常令父母不知所措,誤以為是皮膚過敏或熱疹。其實,當皮疹出現時,紅斑即不具傳染力,小朋友可正常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