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桃園市長鄭文燦說,桃園地區用水量大,盼未來石門水庫能專供桃園地區使用。許多民眾認為石門水庫若由桃園專用,根本做不到,也不能這樣做。
水資源是重要的民生物資,應該像電力一樣,由中央統一掌控調配使用,而非任由各地方政府占據獨用;倘若未來石門水庫的水源也枯竭,難道桃園不希望獲得其他水庫的支援嗎?
就算「石門水庫桃園專用」真能做到,但當其他縣市都沒水可用時,桃園市難道忍心獨自享有水源,而不對其他地區伸出援手?鄭市長的想法,連桃園市民都不認同。
如果因為石門水庫的出水口在桃園,桃園就可以主張專用,那桃園機場是否也應該比照辦理?又新北市的核電廠、台北港,以及台北市的捷運、陽明山國家公園和建國中學、北一女等學校,是否也可以主張專用,而將其他縣市排除在外呢?
有人常常將「命運共同體」掛嘴邊,既然如此就應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如今全國缺水問題嚴重,各縣市除了共體時艱,厲行節約用水,水源較充沛的縣市就應該支援缺水地區,大家同舟共濟,攜手抗旱。
台灣諺語說:「惜花連盆,疼子連孫。」當縣市首長要有愛屋及烏的肚量。
蔡志鏗(台北市/退休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