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清明連假,交通部長陳建宇「九十分鐘雪隧到頭城」的善意誇言,對照用路人不但九十分鐘還塞在匝道外的平面道路,甚至兩個九十分鐘還沒上得了國5的不堪後,未料交通部又考慮「單雙號車牌輪流放行」的政策,這下,民意不意外地潰堤了。
「單雙號車牌輪流放行」的政策,完全不是新鮮舉措;在台灣,也非首次有人提出;每次都被打臉,運輸學界也不認同,交通部幾乎是在毫無辯駁能力下,撤回此率爾出口之議。這一回,清明連假爆出瘋狂大塞車後,交通部以為挖出「單雙號車牌輪流放行」的對策是壓箱寶,沒有想到,淪為陳穀子爛芝麻,局面更不堪。
雪隧會塞到如今爆頭局面,並不意外,原因是運能不敷用路人所需。當用路人需求未全數釋出之際,交管匝道儀控措施讓車流塞在平面道路,能上高速公路的有限車輛順暢通行,確實能營造「國5車流順暢」的假象。
但車流累積到超過臨界、國5輸運極限後,之前刻意讓平面引道容納車流的做法,便顯得像掩耳盜鈴;主管部門完全不了解成因,意圖粉飾太平而已。
其實,「單雙號車牌輪流放行」不是新點子。這是早期城市擁擠、車輛無法疏解而實施「擁擠稅」、「進城稅」措施的後續演化;發現車主交錢進城,遏阻不了車輛成長趨勢後,再進而以認為是釜底抽薪的「單雙號車牌分流」上陣,不料鬧出笑話。
有錢人多買輛車、多買個車牌,不就可公開享受普羅民眾上高速公路受限、騰空後的便利行車空間,這個快意,要謝謝政府的愚蠢。
台灣的雪隧爆塞,一點也不意外,交通部以匝道儀控換高速公路車流順暢,確實是短線思考。如今車流爆量問題呈現的臨界點,必須回歸問題起源,思考如何減少車流量來因應,而非祭出單雙號車牌分流的掩耳盜鈴措施。
受限車道運能有限,至少可以以尖、離峰費率差異,拉長高乘載限制時間、開行大眾運輸運具;甚至啟動南北向車道調撥等措施,讓運能用在大眾運輸的便利上。
縮減私人運具的便利性,才能挪移運具的使用習慣,提增國5運輸效能。
卓亞雄(台北市/台大新研所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