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 不看書 是人生的重大損失

文/本健一 譯/李毓昭 |2015.04.05
1913觀看次
字級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閱讀。只當一個會講話的排泄袋未免可惜。在深秋好好充實你的知性吧!
作者全神貫注地畫寫「今日公休海報」。
坂本健一 一九四六年於大阪的火災廢墟中創設「青空書房」。至今仍是該店店主。在固定公休日貼出的手繪海報、寫給妻子的信件皆含蘊深遠,插畫也饒具風味。尚著有《夫婦的青空》等。

文/本健一 譯/李毓昭

我的舊書店開在大阪的北區黑崎町,當時是一九四六年,所以今年是第六十七年,我也已經年滿九十歲了。

我最早開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大阪因為大空襲而被燒成廢墟的地方形成黑市,我的店就在那裡面。一切都是不得已的。我退役回家時,家裡每個人都因為營養不良而骨瘦如柴。父親是在碼頭邊長大的公子哥,有頑固的一面,始終堅持「黑市米不能吃」,我只好另外想辦法。那時看了看前後左右,發現一堆岩波文庫。那是我在出征前,一邊上夜校一邊陸續買來的,已經累積了一百本。全家每個地方都翻遍了,值錢的東西只有這個,於是用木炭箱裝了五箱書,放在門板上,再用車子拉著,運到御堂筋的歌舞伎劇場前面擺攤。

我當然很不情願,那是我省下至少一百天的午餐錢才買到的,何況書是要拿來閱讀的,作夢也沒想到有一天會拿出去賣,感覺好像全身的血液都被抽乾了,可是不賣書就沒錢吃飯,實在是無可奈何。

結果,書的銷路非常好。或許是地點不錯的關係,很快就賣個精光。

那時戰爭才剛結束,沒水沒電,也沒有瓦斯,怎麼會有人要看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不可思議吧?而且,卡夫卡和沙特也賣得很好。那時候的日本人對這類知識的憧憬和需求極為強烈。正因為有這樣的老百姓,日本才得以復興。依我看來,閱讀本身就是一股潛在的原動力。

我就像這樣賣了一年的書,後來盟軍總司令部封鎖黑市,我才改去天神橋五丁目租店面,離現在的天滿市場很近。

手繪海報備受好評

「青空書房」這個店名,取自當時的暢銷作家山手樹一郎的作品《青空浪人》和《青空劍法》。我想抱著晴空無雲的開朗心情賣書,因此覺得這個名稱挺適合的。

過了一段時間,我結了婚,開始有小孩在店裡進進出出、晃來晃去時,我又把店面移到現在的天五中崎通商店街,因為那時候天滿市場剛蓋好,卡車出入變得很頻繁,對小孩很危險。

從熱鬧地帶搬到安靜街區,當然營業額會減少,可是小孩的生命是無可取代的,所以我毅然決然下了這個決定,得到的結果卻令人痛心。雖然省了一半房租,營業額卻只有原先的五分之一。

於是我拚命補救,全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休息,從早上七點工作到晚上十二點,累得全身癱軟,就連元旦也正常營業。也因為這樣,讓內人吃了不少苦頭。我就是這樣咬緊牙根努力支撐,才能夠在這個地方開店到現在。

儘管如此,人終究禁不起歲月的折磨。十多年前我發生腦梗塞,右眼看不見了,這才覺得不能不抽點時間休息,於是把星期日和星期四定為公休日。星期四,我會在店裡東摸西摸整理書籍,星期日就完全休息。

到了公休日,我會在店鋪的鐵捲門上貼一張「今日公休」的海報。對於大駕光臨的客人,我覺得必須有所表示才對得起人家,因此順便用一些文字和圖畫來表達當下的心情。

結果,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對這些海報產生興趣,還特地在公休日過來看,或是拍照放上部落格,我的店因此有了一點點的名氣。

不只是畫海報的時候,我也經常在開店時跟客人聊天。以前的舊書店老闆多半是板著一張臉默不作聲,抱持的原則是:「客人正在花心思挑書,不可以攀談打擾。」因此像我這種會跟客人說「那本書很有趣喔」的店員是很稀罕的。可是被我搭訕過的客人都一定會再來光顧。

無論是在海報中還是在店裡,我想要傳達的信息可以用這句話說完:「請多多看書。」

閱讀可以豐富你的人生,讓你眼界大開。原本一生可能只知道五十件事就畫下句點了,看了書之後,也許就會知道一百件或一百五十件。這一點就是我想要再三強調的。

戰爭剛結束時,大家都對知識如飢似渴,現在這個時代就不一樣了,連書籍也讓大家感到食之無味,閱讀人口因而逐漸縮減。也許賣書的人講這種話會讓人覺得不過是為了做生意,缺乏說服力,可是我還是要說,不看書是人生的重大損失。

(摘自《今日公休:90歲書店老闆的生命情書》,太雅出版)

作者簡介

坂本健一

一九四六年於大阪的火災廢墟中創設「青空書房」。至今仍是該店店主。在固定公休日貼出的手繪海報、寫給妻子的信件皆含蘊深遠,插畫也饒具風味。尚著有《夫婦的青空》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