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台灣夢 系列一 巷弄中的青春夢 下 黑熊港式食閣 文/李雨夢、楊傑銘 |2015.04.03 語音朗讀 30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這個時代,能夠做夢並且實踐,是難得的幸福。圖/李雨夢、楊傑銘 在這個時代,能夠做夢並且實踐,是難得的幸福。圖/李雨夢、楊傑銘 在這個時代,能夠做夢並且實踐,是難得的幸福。圖/李雨夢、楊傑銘 文與圖/李雨夢、楊傑銘 偷師學藝的準備 自從有了到台開業的計畫後,Andy辭去了西點蛋糕師傅的工作,雖仍停留在飲食行業,卻已轉到酒樓裡打工,從中式的點心學徒學起。說是學習,但在中式點心的廚房裡,其實不會有人從頭教你,只要領了薪水,就沒有師傅學徒之分,所有人都是勞動者。由於香港沒有最低工時的限制,Andy所待的餐飲業,每天上班超過十小時的人俯拾皆是,他的工作,每天長達十四至十六小時不等,連續的操勞,這小伙子還沒學到功夫,就已經積勞成疾。 倔強的Andy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在工作的空檔時間,他會徘徊在老師傅的身邊,假裝拿鍋碗瓢盆,偷看或偷學他們的手藝,記住那些麵粉與糖的調配、餡料蒸煮的時間,藉以將一道道食材如何炮製的環節,一一拼湊起來。等到自己做出完成品後,再拿去請師傅試吃,或是請其他人品嘗,從他們的味蕾及意見中大約了解自己的功力。 Andy說:「幸好我嘴巴甜,手腳又勤快,所以人緣還算不錯。在酒樓裡,只要多請教一下,還是有些師傅願意停下腳步,指點幾句。」短短幾句話,說起來輕鬆,但背後卻仍免不了職場上的阿諛奉承和拍馬屁,就這樣,他還是在酒樓裡偷學得到不少的獨門祕技。我不禁問他:「那麼半年多的時間裡,你學會了什麼東西?」他想了一下,然後認真地數了起來,除了「黑熊港式食閣」有供應的腸粉和糯米雞外,他還學會了包燒賣、蝦餃、蒸鳳爪等等。 訪問期間,瞥見他手掌那塊OK繃,隨口問了一句:「傷口是怎樣來的?」話畢,他攤開雙手,讓我細看,那紅紅腫腫的斑駁,布滿於青春之手。「這是製作腸粉時,拉蒸箱燙傷的。」他向我解釋,深怕我不知原由。此時我才意會,在腸粉的製作過程裡,蒸龍的高溫對廚師來說,也是職業傷害的一種。「難道不能戴手套或拿抹布嗎?」他搖搖頭︰「在蒸煮食物的過程裡,有時候為了要搶快,就沒辦法顧慮那麼多,再拿抹布或戴手套只會讓作業變得很不順。」 我以為認真去做 就能實現我的夢 寧波西街的巷弄內,沒有夜市那喧鬧的人潮,慶幸隔壁鄰居都對他很好,讓他在這陌生的異地,得以安穩地生活。對面藥房的叔叔、文具店的夫婦、隔壁理髮廳的阿姨,對於這位遠道而來的年輕人都照顧有加,也常常走到店裡詢問他的近況,並給予很多生活上的意見,甚至提供生活上的資助。這些在香港隨著小販和小店消失後逐漸失去的人情味,依然圍繞在台灣的各種生活場域上,在外沒有父母的日子裡,Andy對於街坊的幫忙,既感激,也感動。 在日常的起居生活上,基本上不存在太大的問題,只是,面對不近人情的市場時,Andy和港式食閣面臨的,卻是殘酷的挑戰。開幕那天的情景,仍然深刻地印在他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他記憶猶新地憶述著第一天。帶著滿心歡喜而緊張的情緒,天還未亮,他凌晨就爬了起床作準備,七點不到,就已經拉開鐵門做生意。坐在櫃台前,重覆地等待,時針如舊一分一秒地轉圈,時間卻過得異常地緩慢,除了街坊鄰居的捧場,沒有多少生意上門。偶爾,一兩個過路的人好奇地望向店內,欲求一探究竟,卻又在Andy打算進一步解釋時,害羞地離開。整天下來的最後結算,他只賺了四百台幣,比預期少得太多,根本達不到原來的目標。以為開張大吉,最後卻只得個吉(一場空的意思)。花了整整一周的籌備,以及一整夜的備料,卻在打烊那一刻,通通成為了廚餘。 「晚上八點,鐵門拉下,我一個人在店內,不斷吃、不斷吃,希望把剩下還沒賣完的食物解決掉。只是,剩下了太多,吃不完,只好忍痛丟掉。當我把剩下的半鍋粥倒在廚餘桶時,眼淚就掉了下來。」第一次在台灣流下的眼淚,就在開業天。這眼淚的複雜意涵,除了惋惜心疼食物的浪費,還包括了無盡的委屈、不甘心、自責,以及對家的思念。當時,他在內心不斷自問,這樣的荒唐舉動,究竟是對還是錯,明天又是怎樣的一天?對一個二十六歲的男孩來說,獨自到異鄉生活已非易事,更何況在人生路不熟的情況下,必須獨自承擔一間店鋪的經營。 經歷過第一天的挫敗後,Andy在經營上作出大幅調整,不論是營業時間、店內餐牌、進貨的方法、與客人對話的方式,都在反省過後作出了改變,這讓他的業績逐漸成長,雖然仍未達標,但也不用再做賠錢生意。 「現在店鋪的狀態能夠支撐你在台灣的生活嗎?」 「當然不能,目前勉強只能在收支上打平,還未能為自己留下半毛錢,所以基本上還是做白工。」他搖搖頭,並輕輕嘆了一口氣。 「那你會放棄嗎?或者說,什麼因素,有可能讓你放棄移民台灣的夢?」 Andy沉思了良久,仍未開口。我沒有打斷他,只是耐心地等待,因為不希望意外地導引他回答一個特定的答案。在這漫長的思索過程中,可以看出,Andy移民台灣的夢想,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以及放棄以後的路。到台灣開店,取得台灣身分,是在下定決心之後不再改變的抉擇。 數分鐘過去,沉默而漫長,好不容易,Andy終於把答案擠出:「我不會放棄移民台灣的,絕對不會放棄。我想,必須放棄的原因,應該只有家庭因素吧。雖然,家人都支持我的決定,但我還是會想家的,不在香港的這段日子裡,無法照顧父母,是讓人感到最難受的一件事。」 「所以,你會想家嗎?」隨著他的思路,我刻意把談話導引到他家人的身上,希望聽聽他對家人的看法,試圖理解,既然如此難受,為何又放下家人,來到台灣。 他又沉默了。 然後回答:「我很想家,想念父母,想念香港的朋友們。但是,我不想他們看見我如今的模樣。」他頓了一頓,又說:「我希望成功之後再讓他們來,榮耀地把他們接過來台灣生活。」他一臉認真,眼前這位聒噪而好動的頑童,雖然前往台灣的理由極其天真,但在訪談過程中所流露的倔強,卻也令人動容,對於他和黑熊港式食閣,又彷似多了幾分好感。 到了尾聲,我不免俗套,循例問他關於港人移民台灣的看法。他說,太多人把他們的移民行為視為逃兵之舉,是對香港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但是,對他而言,移民只是為了找尋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雖然在台的日子一點也不輕鬆,吃足苦頭。他不是要放棄香港,或者斷絕跟香港的任何關聯。抵台前夕,他還參與了那場雨傘運動,並與幾位朋友在金鐘共同守著一個帳篷,這是他在乎香港的表現,被時代選中的人們,唯一能夠與國家機器對抗的方式。 離別之時,不禁跟他說了一聲「加油」。在這個時代,能夠做夢並且實踐,是難得的幸福。願Andy哥的黑熊港式食閣,能夠在台灣落地生根,讓台北城南的巷弄內,也能夠嘗到道地的香港小吃。 前一篇文章 作家與編輯 下一篇文章 小│品│人│間 苦楝花不可憐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浮世畫框】蒲團之上,刀筆之下── 拾得七十歲書畫陶印展【歲時.節氣】 立 夏 夏木陰陰正可人【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 作者其他文章香港人,台灣夢 系列三 國境之南 我們到後灣退休開民宿香港人,台灣夢 系列二 六個完美的藝術家 Artista Perfetto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