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從苦楝的身邊走過。圖/陳金鳳
文與圖/陳金鳳
乍暖還冷的天氣,公園裡好幾叢相鄰而立、有三層樓高的苦楝樹已率先開花飄香了。
苦楝樹,落葉性大喬木,每年三、四月時,綠葉重生,樹梢掛滿了淡紫色的小花,從樹下經過總會聞到一股特殊的香氣,以及看到細小花瓣時刻散落著。到公園運動看到它,就會想起童年時,院子裡那叢枝繁葉茂的苦楝樹。
那時還小,不懂得賞花,也不懂得聞花香,卻只有一個深刻的印記:某一天,接近中午時分,發生日蝕,天色昏暗得有如夜幕低垂,隨著大人在苦楝樹蔭下,眼睛隔著寫字的墊板在葉片空隙中仰頭看日蝕,看到太陽只剩一眉小彎彎,這畫面至今仍在腦海中鮮明烙印著。
苦楝樹因樹皮、木材、果實味苦而得名,冬天時節(過年時節)葉凋枝枯,成了中國人聯想中的不祥象徵,加上苦楝樹的諧音很像:苦苓、可憐;所以很多漢人的宅院裡不但不種植苦楝樹,甚至除之而後快。
當時家人不懂,也沒這個忌諱,只知道可以讓我們在它的手臂上盡情的盪鞦韆,以及夏天時是個乘涼的好所在。
幾十年後的現在有幸與它成為芳鄰,彷彿老友重逢般的倍感親切,春天從它們身邊走過,聞著滿腔的香味,看著如細雪飄落的花瓣,在滿地的落英上行走,一點也感受不到它可憐的氛圍,反覺得它好詩意,好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