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小蛙」向師生介紹校園環境。圖/記者林汝娟
【記者林汝娟新北報導】新北市長安國小透過虛擬動物角色「小兔」與「小蛙」,以校園為場景創作繪本,不僅成為師長最佳教學助手,更成為校內活動代言人;師長藉由小兔和小蛙,引導學生學習「品德」及學業,未來會由學生創作第四本繪本。
第一本繪畫《小兔小蛙的一天》九十六年誕生,內容談校園生活;從起床、吃早餐到上學,主角小兔、小蛙剛好一正一反。
校長張維中強調,兩個角色沒有設定性別,只有心態的不同;小兔會正向思考,小蛙則往往負面思考。
繪圖主筆施茂智表示,過去很多教材都來自大人的想像,多用大人觀點與口語教導學童,但這並非孩子的思考模式,例如:中午用餐、打飯菜,兩人相撞,弄翻餐盤,多數大人會責備孩子,而非詢問原因。
繪本以可愛圖像、動物與擬人概念,由有心理輔導背景的老師葉霜設計文字內容,並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為主軸,每頁圖、文都能拆解,讓學生參與表達,說他們的故事。
施茂智以吃早餐為例,場景在早餐店,內有早餐店老闆、店員、顧客等,每個人都有不同情緒,學生能發揮想像力拼湊、說故事,師長也會引導正向思考,解決問題。
師長也曾遇見學生會將同儕標籤化,施茂智表示,這些都在師長的預想中,所以一百年推出續集《小蛙笑了!》,把小蛙從負面思考轉變成正向角色,今年則加入「家庭」元素,推出第三本繪本,講述小兔如何化解負面能量。未來若推第四本,也會讓學生參與。
張維中表示,不僅幼兒園有小兔、小蛙班,今年落成的圖書館與柑仔店,都有小兔、小蛙文創商品,讓學生透過角色,陪伴學習和成長,師長也能從情境教導孩子品德與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