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寧
和朋友出去用餐,商量著要去哪兒時,如玉突然冒出一句話:「去哪裡都好,只要不需要我做就好了。」
「只要不需要我做就好了。」這句話雖然讓我印象深刻,但說實話,當時我並沒什麼感受,直到最近才有同感。
剛結婚時,我很熱衷做菜;不僅中午會利用時間回家準備午餐,還常吆喝朋友們一起來家裡吃飯。那時,會做的菜沒幾樣,總是簡單幾個菜加上一碗湯就打發了,老公和朋友們卻也沒嫌過。
等懷孕要生產時,婆婆搬來與我們同住,我自此就少下廚了。
婆婆非常能幹,既愛乾淨,又做得一手好菜。那時,常有親戚從馬祖寄黃魚來,一寄就是好幾條,家裡冰箱根本不夠放,我只好忙著四處送人,剩下的婆婆會做成各種不同魚料理。
後來,我不下廚了,一來是因為我下班回來得晚,二來是因為婆婆嫌我手腳憨慢;看我慢慢地摸,急性子的她索性自己來,於是我落得只有做善後工作的分。
前幾年,婆婆中風,手腳不靈光外,連言語也有障礙,幸虧她以前訓練的佣人完全獲得她的真傳,接下廚房的全部工作,我也樂得繼續做一個遠庖廚的「君子」。
去年底,我們換了一個新外勞,這下,終於輪到我下廚了。
炒個青菜、做個番茄炒蛋什麼的當然難不倒我,麻煩的是婆婆每餐非要有魚不可,叫我這個素食者十分為難。還好,同樣愛吃魚的外勞別的不會,煎魚卻很內行,總算解決了一大問題。
就這樣過了兩個月,到了春節,問題又來了。遠在北部與國外的兒子與姐妹們攜家帶眷回來過年,總不能像平常一樣草草打發吧!苦惱了一陣子,我決定還是利用年菜外賣,到外頭館子訂幾個葷菜,自己再做些平時少吃的菜,像是豆腐丸子、粉蒸肉等等,這才解決了年夜飯這個大問題。
而且今年也不像往年那樣,忙昏了頭,最好的是讓我們少吃了好幾天剩菜,說起來倒是好事一椿。
明年年夜飯會不會像今年一樣?才過初五就有人提出問題。不過,這次我可是胸有成竹;因為,我那做得一手好菜的女兒已經決定明年要回來過年,一切就交給她囉!
(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