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眼的芭比大娃娃被雪燕奶奶抱著,像兒孫般感情深濃。圖/夏荷
佛光緣美術館內,雪燕奶奶為芭比娃娃設計的多款生動造型,婷婷玉立的擺設在櫥窗內,綻露可愛又吸睛的表情。
文/記者李碧華
佛光緣美術館內,雪燕奶奶為芭比娃娃設計的多款生動造型,婷婷玉立的擺設在櫥窗內,綻露可愛又吸睛的表情。
「等天氣再暖和些,就把毛線衣換成小洋裝,給娃娃過夏天囉!」像對小朋友般動情的喃喃說了一會,雪燕奶奶又換了個不捨語氣,「我知道佛光山不會隨便賣掉我的心血,過一陣子,我把百來個娃娃整理起來,全部捐到佛光山。」
吐出「佛光山」這三個字時,雪燕奶奶嘴唇微微顫抖,眼眶也泛起紅潮說,「我知道,我比師父大兩歲,沒錯的……。」那是還住在南勢角的年輕時候,親眼看見剃髮修行,帶著斗笠的星雲大師往山上的階梯一步步踏去,托鉢行腳,那背影如此的孤獨而堅毅,印象深入腦際,須臾難忘,激勵雪燕奶奶一生勸世行善,發心做了四十年的佛光人,「這是去郵局劃撥的單子,一天捐五元,半年共九百元,力量雖然很微薄,但是,支持師父的心願很強大。」
老伴還熱心從抽屜找出劃撥單,湊進燈光,要我們把捐助的數字看得更仔細些。
延續著信仰因緣,雪燕奶奶一心一意的把畫作和芭比娃娃捐給佛光山收藏,感覺到師父會永遠珍視自己多年細細織起的心血,讓喜歡玩偶的孩子瞭解先人手工藝的真摯。
會替芭比娃娃設計造型,源自無師自通的一手高超織毛衣神功。從沒有上過學,讀過書的雪燕奶奶在半世紀前,即以一件四十元的手工代價做織女,「一個月織三件的收入就能應付全家三餐的開銷,呵…家庭即工廠,也是對經濟有貢獻。我孫子穿我的作品去上班,連會計小姐都嘖嘖稱奇跑來問,是你那超級外婆的傑作吧?」
等到社會經濟大轉變,雪燕奶奶織出的毛線衣逐漸「乏人問津」,為了獨家絕活不失傳,眉宇間透著童趣的她仍然不改其樂的四處收集二手娃娃來裁製新衣裳,還興致盎然的按照春夏秋冬來換季,走在流行尖端,從不複製,獨特的推出一件又一件的摩登新款。
黃昏告辭時,搶眼的芭比大娃娃端坐沙發上,好像替已八十七歲的雪燕奶奶送客一樣,真的,早已是感情深濃,宛如祖孫的一家人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