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去年太陽花學運驚動國際,也讓在陸台商驚覺台灣學生對中國大陸的距離與對未來的徬徨。上海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上海台協會)與實踐大學合作,鼓勵學生在大四下學期前往上海台商企業實習,當作學分,畢業後即可留陸工作,為未來鋪路,也更了解大陸。
上海台協會副會長李崇章指出,過去各地台商雖常提供台灣學生實習機會,但都是利用寒暑假前往一、兩個月,也不能抵學分。這回上海台協會與實踐合作,採取學分制,學生一實習就是五個月,畢業後還可留在當地工作,可說創國內紀錄。
李崇章表示,該會與實踐敲定計畫後,共三十八家台資企業提供一百二十個實習名額,實踐有三十五名學生申請,最後因應雙方需要,媒合二十三人赴南僑等八家台商企業實習。其中,赴上海二十一人,赴廈門二人,都來自管理學院。
李崇章說,若實習順利,這些學生就可留陸工作,起薪與大陸接軌,但會比當地人高。像大陸大學畢業生一般是三千人民幣起薪,台灣學生會視公司不同,提高至五千人民幣(約台幣二萬五千元)至六千元起薪,且另附機票與住宿。大陸腹地廣大,也讓學生發展機會無可限量。
「台商還是會想用相當比例的台灣人!」李崇章表示,台灣與大陸相較,仍具富有素養、品格高的優點,也能立即理解台商公司想傳遞的諸如「做公益、盡社會責任」的公司文化,像採購等業務,台商就會較希望由台灣人來做。
不過,李崇章也提醒,大陸隨著經濟發展提高,品格教育也在進步。他認為,台灣年輕人若要在大陸更有競爭力,須保有傳統勤奮的優點,且得開拓格局,「若只看到對方缺點,一味批評,很難進步。」
實踐校長陳振貴表示,很高興能在爭取與上海台協會合作的各校中,得到機會,明年實踐與上海台協會實習名額將擴至六十名,希望幫助學生順利從最後一哩路,延伸出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