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士瑋醫師提供三招肩頸活動操,供民眾參考。
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民眾使用智慧型手機時間大幅增加,長時間低頭後果已反應在臨床上。復健科門診多了不少長期低頭造成頸部疼痛患者,頸部神經遭壓迫需要接受「頸部牽引」(俗稱「拉脖子」)的病人比例,也明顯增加。醫師指出,以往牽引腰部與頸部的比例約三比一,現接近到一比一。
雙和醫院復健科醫師黃士瑋指出,一名四十多歲女性,經常窩在床上玩手機遊戲,日前因手指麻痛,原以為腕隧道症候群,檢查才發現是長時間低頭,頸椎神經受壓迫所致。
另有一位患者,因右手常有麻痛感,嚴重時甚至半夜麻醒,到診所求診,初步診斷為腕部正中神經壓迫造成的腕隧道症候群,經過一個月治療,症狀不見起色,轉至雙和醫院復健科尋求治療。
患者除手指有麻痛感,抬頭時會有一股電流從頸部延伸到手指。詳細檢查後發現,患者除腕隧道症候群,頸椎第六節有骨刺,已壓迫神經,造成患者右手麻痛感。
黃士瑋說,頸部神經壓迫症狀是從頸部,沿著單側上臂、前臂,直至手指,因腕隧道症候群亦會出現手指麻痛反應,容易造成診斷上混淆。他提醒,年節將至,在家玩3C產品,務必每三十分鐘就要做做肩頸伸展,以免頸椎病變找上門。
黃士瑋醫師建議,最好的姿勢是下巴略微縮,但這姿勢久了也不舒服,最好是每使用半小時,就活動一下肩頸。
他說,使用3C產品應避免駝背或低頭姿勢,可輕輕做下巴內收動作,保持正確頸部姿勢,原則上盡量避免長時間固定姿勢,減少頸椎壓力。
他提供三招肩頸活動操,供民眾參考:
第一招:左手扶著左肩頸,右手輕輕按壓頭部,往右斜前方伸展,停留五秒,換邊。
第二招:頭往左、右、前、後四個方向伸展,並分別往左、右兩側旋轉。
第三招:左手扣住椅子,右手中指碰觸左耳尖,將頭部向右側伸展,停留五秒,換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