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貴版〈熱心助人 及時行善〉一文。對於楊樹槿老師許願從事公益行善的決心,我心有戚戚焉。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希望我們人人行善,讓台灣成為善良和諧又富人情味的社會。
日前,媒體也報導了一則溫馨的小故事,讓人備感溫馨。新竹一位高齡九十三歲的獨居老榮民胡壽宏,捐出一生清苦積下的五百萬元資助榮眷遺孤,捐款金額與認養人數,雙雙創下榮民捐款的新紀錄,實在不簡單,也了不起。
這位行善的獨居老人,三十多年來一直獨居住在十坪不到的租賃的陋屋,過著「一簞食,一瓢飲」的儉樸生活,自己清貧的過生活,卻慷慨捐輸助人。
我從教職退休,也有一顆回饋社會的熱心,除了趁著空餘閒暇時間擔任義工外,也定期捐款給社會弱勢團體。日前受邀擔任講座,我將演講費捐給家扶中心,希望照顧更多弱勢的孩童。
有句話說:「十步之內,必有芳草。」老榮民胡壽宏慷慨捐款的義行,深深感動了我,有言道:「德不孤,必有鄰。」
在見賢思齊的心情下,我也盡一己棉薄之力,奉獻時間和金錢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更是一個善的循環,希望愈多人一起做善事,讓社會愈祥和,也愈安定。
新的一年剛開始第一個月,呼籲大家一起行善做好事,用愛心和慈悲的行動,營造台灣成為一個「人心善良」、「愛心滿盈」的祥和社會。
蔡志鏗(台北市/退休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