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兒童椅與宜蘭椅特展】小椅子,大幸福 從此,愛上「宜蘭椅」 陳玲芳 |2015.01.18 語音朗讀 465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Rocking Rabbit〉.瑞典/木頭 與「玩具木馬」有異曲同工之妙,藉由自行組裝,提升親子互動的搖搖兔兒童椅。 圖/記者陳玲芳 〈Puppy〉.芬蘭/安全塑料 以狗為設計概念,可當椅子也可當玩具,線條簡單、充滿童趣。 圖/記者陳玲芳 〈樹墩椅〉.日本鈴木敏彥 日本工學院大學鈴木敏彥教授(左二)模擬樹木年輪的作品,以單板層積材設計。左三是文化局林秋芳局長 圖/記者陳玲芳 〈Rocking Car〉.德國/山毛櫸、膠合板、橡膠紐約MOMA博物館永久館藏 50年代德國經典木馬車,雙面皆可使用,提供孩童兩種遊戲方式。 圖/記者陳玲芳 以宜蘭特色為創作意象的宜蘭椅設計大賞得獎作品: 〈搖擺海豚〉.長友大輔、詹明旎 〈摺船椅〉.施權峰、曾鈺喬 圖/記者陳玲芳 〈香蕉車〉.劉崇智/天然杉木、不鏽鋼金屬軸承架、環保塑件輪圈組 希望透過創意幽默的手法,喚起大眾對「台灣製造」的重視,有效推廣在地農產品。 圖/記者陳玲芳 〈兒童建築家具〉.日本鈴木敏彥 以回收再利用的鋁為素材,設計出能夠立即收納與使用的兒童建築家具。 圖/記者陳玲芳 〈乳母椅〉.設計師不可考 借展自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以竹子為製作素材的台灣早期乳母椅、推車及娃娃車。 圖/記者陳玲芳 第二屆宜蘭椅設計大賞金獎作品: 〈翻島BING DOU〉以龜山島為意象 /陳慶懋、吳婉茹/山毛櫸、一般木榫 〈搖鴨椅〉取材自宜蘭鴨 /陳朮洲、白琬華/曲木 圖/記者陳玲芳 文與圖/記者陳玲芳 「幸福,從一張兒童椅出發。」 台灣首次針對兒童主題策畫的「世界兒童椅與宜蘭椅特展」,即日起至三月十五日止,於羅東文化工場「天空藝廊」盛大展出。近九十張來自世界各地的兒童椅,展開跨地域、跨時空的對話。 展品除了集結兩屆宜蘭椅競賽優秀作品外,還有著名的Eames大象椅,以及來自丹麥、瑞典、日本、德國、荷蘭、美國、台灣等經典作品,包括設計師父母親手為孩子打造的兒童椅。宜蘭文化局歡迎民眾扶老攜幼,來場兒童椅的奇幻之旅,一同感受「小椅子」帶來的「大幸福」。 從「森林美學」到「綠色文創」 宜蘭文化局長林秋芳表示,早期兒童椅大多以成人思維出發,將成人用椅縮小改良而成,不見得能夠契合兒童成長的需求,直到近年兒童教育議題成為一門顯學,專門為兒童量身訂做設計的家具,方才與日俱增。 「宜蘭椅從林業歷史、好客人文出發,不只是一張兒童椅,注入設計力與故事力後,更成為轉化在地文化、詮釋森林美學的最佳代言人。」林秋芳說,兒童椅應該從生活出發,除了須具備實質功能,同時藉由設計傳遞文化語彙,在孩童創意開發中,扮演關鍵角色。 透過這些「綠色文創」作品,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經典兒童椅對話,民眾觀看的同時,不但能夠窺見反映在每張兒童椅上的設計文化視野,也可以從這些兼顧色彩、造型與人體工學的小椅子「身上」,感受大人們所欲傳達童心未泯的趣味,與日常生活的幸福感。 具土地溫度 宜蘭椅說故事 「幸福,從一張兒童椅出發。」林秋芳說,兒童是未來的主人翁,在成長的過程中,兒童椅不但陪伴孩子快樂遊戲,更是他們不可或缺的良伴。由兒童椅的設計出發,便能看出不同國家、地域對孩童的期許與觀點。 北歐的簡約、歐陸的踏實,日本的寫意、美國的奔放,各國兒童椅不但具有其殊異的設計風格及工法,也成為文化及創意的載體,如同會說故事的宜蘭椅一般,是一種從土地出發、具有溫度的文化創意結晶。 展覽依照區域共分成「宜蘭椅」、「亞洲區 (台灣+日本)」、「北歐區」、「歐陸區」、「美國區」。展區內的兒童椅大略可分為兩大類:「迷你版大人椅」以及「特別為兒童設計的兒童椅」。 策展單位「台灣設計師連線工作室」設計師廖君豪表示,兒童跟大人的使用需求很不一樣,好的兒童椅不僅只有可愛鮮艷的外觀,或是讓小朋友開心舒服地乘坐,更需要將他們身心發展過程,如何刺激五感學習成長的知識,納入設計當中。 「亞設王」設計師劉崇智說,兒童椅設計是家具設計史的縮影,隨著歷史的洪流,材料的演進,國際風格的相互影響,與地區性的特色下,更能透過兒童椅的演變,讓我們觀察到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及設計美學。 世界兒童椅的文化視野 「世界兒童椅與宜蘭椅特展」除了開啟宜蘭與國際之間,跨越地區、跨越時空的設計交流與對話,也期望民眾透過展覽,認識宜蘭、台灣、世界各地的兒童椅及其背景,並從來自世界各地的小椅子上,窺見反映在每張兒童椅上的設計文化視野。 開幕當天,同時舉辦了焦點論壇「小椅子.大視野──宜蘭vs.東京兩個城市的對話」,主講人為日本工學院大學建築學系教授鈴木敏彥及卓嶽設計創意總監陳德勝,兩人各別談及了日本、宜蘭設計文化思維下的兒童椅。 文化局長林秋芳則分享如何從在地啟動催化宜蘭設計力的「宜蘭椅」旗艦計畫。強調透過宜蘭椅的設計競賽,產生宜蘭文化的認同,除能讓全國的設計師認識宜蘭,也讓宜蘭的在地藝師有機會透過比賽、推廣和參展過程,打造出「宜蘭」城市品牌。接下來,文化局也將協助設計師量產。 前一篇文章 【自給自足田園生活】醫師農夫黎旭瀛&食育媽咪陳惠雯創立 自然農法的幸福農莊 下一篇文章 特色風情畫 使用在地素材—花蓮玉里的璞石畫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9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白色墨水】晨光花語【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療癒綠洲】荷塘暮色【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純植生活】甜蜜長果桑 化身毛毛蟲的驚喜 作者其他文章祖孫合力傳愛 守護獨老缺少鋰增失智風險 可從雜糧、蔬果攝取中老年身高縮水 骨質疏鬆找上門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失眠4類型 中醫調心肝氣血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