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給自足田園生活】醫師農夫黎旭瀛&食育媽咪陳惠雯創立 自然農法的幸福農莊 文/記者謝鈺鈺 圖/陳惠雯、果力提供 |2015.01.11 語音朗讀 91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幸福農莊的目標就是讓更多人有生產安全健康糧食的能力,創造更幸福的生活。 種子就是希望 幸福農莊健康菜 為了讓孩子有安全的零食,陳惠雯挑戰種植爆米花用的玉米。 陳惠雯把全台自然農家生產的農產品蒐集在一起展售販賣。 陳惠雯把全台自然農家生產的農產品蒐集在一起展售販賣。 在幸福農莊,陳惠雯以媽媽的身分創造幸福經濟。 幸福農莊非常歡迎以工換宿,以實作累積農耕經驗。 幸福農莊有七個成員,黎旭瀛(左一)、陳惠雯(右三)和五個孩子。 幸福農莊的目標就是讓更多人有生產安全健康糧食的能力,創造更幸福的生活。 幸福農莊的目標就是讓更多人有生產安全健康糧食的能力,創造更幸福的生活。 文/記者謝鈺鈺 圖/陳惠雯、果力提供 在工業發展與都市化的過程中, 食物與生活的關聯逐漸機械化, 對於飲食與真正的美味, 我們認識得太少。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 仍有許多捨棄除草劑、農藥和化學肥料, 以順應時節的方式耕作的小農們, 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堅守著, 讓島嶼成為我們的永續餐桌。 你有嘗過玉米剛摘下來的清甜味嗎?有啃過讓人口水直流、帶點酸味的水果嗎?自然農法栽種的蔬果吃起來就是有天然的味道,就連料理出來的鹽麴醬、鹽滷豆腐,紮實帶點渣渣口感的神奇變化,都讓人驚喜連連…… 的確,都市化的過程已讓農業離我們的生活愈來愈遠,食物的原味也一點一點消失, 「日子久了,我們的孩子分不出食物的好壞, 以為香精、調味料、色素就是好吃的關鍵。」好險,在「幸福農莊」,陳惠雯以家庭主婦、媽媽的身分,和醫生爸爸黎旭瀛,以秀明自然農法努力創造出無比的幸福生活。 幸福農莊有七個成員,媽媽陳惠雯、爸爸黎旭瀛和五個孩子,一同住在淡水郊區,他們順應自然、相信土壤,致力於推廣自然農法、土地倫理的觀念。他們希望讓更多人吃到安全的食物,所以一家人從閒暇耕作到自給自足的務農,現在他們的田裡已有上百種作物,稻米、蔬菜、水果、咖啡、茶……就是為了維持生物多樣性,提供給更多人安全健康的食材。 其實,陳惠雯最初對農業並不感興趣,純然只是一位追求「美食」的饕客,因「貪吃」的家傳使然,當她在日本吃過自然農法種植的超級美味小番茄後,便與務農結下不解之緣。 她形容自己原是農業白痴,一丁點常識都沒有,但很大膽跟朋友借了一塊農地種將起來,並在摸索階段和當醫生的黎旭瀛結識,因為一起種菜而種出愛的火花;兩人結婚後,家裡餐桌上的菜都是自己種的,而更為了吃自己種的米,開始種稻子。 想當年他們跟鶯歌農會買了一小包穀種,然後「把地整一整,種子隨便撒一撒,把水淹過去,哇!成功採收……以為幸福就要來臨,但沒想到,穀米只有一點點,沒有工廠願意幫忙碾。」陳惠雯笑著回憶當時天真的糗事,後來幸經鶯歌農會的幫忙才找到代工。現在還留有當時的穀種,十四年來一直還在生產;而夫妻倆也從農業生手,變成擁有兩甲地的專業農夫,而且除了種稻米、蔬果,連喝的咖啡、茶和巧克力是自己種的。 其實夫妻倆會這麼義無反顧地對「自然農法」從一而終,也是為了讓孩子在無汙染的環境長大。大女兒原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常抓得滿身是血,全身上下沒一塊皮膚完整,心疼之餘,在得知日本曾有人因吃自然農法蔬菜而有所改善,便下定決心試試。大女兒的異位性皮膚炎果然就因食療「不藥而癒」了,這讓身為醫生的黎旭瀛和太太陳惠雯更有了認真務農的決心,並朝著自給自足的方向前進。 夫妻倆認為,所謂的田園生活或自給自足,並不是要回歸古早的農村過苦日子,而是提醒大家,少依賴科技,多認識土地與食物的本質,並透過身體勞動找回與自然的連結。 黎旭瀛每周出門看診兩天,他最常被病人問到的是:「好好的醫師不當,幹嘛當什麼農夫去種菜?」黎旭瀛的回答總是:「當農夫才是捍衛全民健康最前線啊!」 陳惠雯相信大自然是有覺知的,她常在照顧這些蔬果植物時溫柔跟它們說話、鼓勵它們。她說:「一日不摸土,全身都會不對勁,在田裡可以玩得很開心……生命很短暫,要做讓自己開心的事。」陳惠雯建議:「想當農夫的,現在就去當農夫吧!」 但她也坦言,務農只是賺錢的方法之一,不是唯一的路,像他們經營的「臻食樂園」,老公在務農之餘還得兼醫生看診賺錢才能維持。因此考慮到現實面,並不是每個人想當農夫就可以當,但是有心愛護地球、呵護家人健康的人,可以從照顧小農購買他們耕種的菜做起,有此供需,一樣能落實土地倫理觀念。「就算不務農,也要當一個很棒的消費者,一樣可以活得精采,能這樣做,我們的地球就會不一樣」,她樂觀地說。 臻食樂園 ──秀明食材流通平台 這對半路出家的農夫夫妻檔,如今是抱著宗教家敬天愛地,維護生態、接近生活本質的心來推廣秀明自然農法。 秀明自然農法,是日本岡田茂吉所提倡的自然栽培法,除了自然的堆肥外,基本條件有:無農藥無肥料、自家採種、連作和愛心! 所以秀明自然農法沒有嚴格固定型態,只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相信土壤等原則。例如除雜草時,不藉用機具,而是徒手拔草;當菜園的竹林過於茂盛時,夏季過後,便砍得稀疏一點,讓陽光從竹林間隙露出,竹林可以長得更好,竹筍也更可口。砍下來的竹子可以加工利用,人類、植物和環境都能得到好處,這就是自然農法追求的共生。 想要繼續推廣自然農法,卻又深知自己不可能僅靠賣菜、賣米賺錢,黎旭瀛夫婦規畫了農莊體驗活動,像是:田間音樂會、割稻體驗、農民私墊,以此補貼收入。 幸福農莊非常歡迎以工換宿,以實作累積農耕經驗。此外還有契作方案,每周只要500元,不限菜種提貨4公斤,半年一期12000元,每周公布可提菜單,吃多少,提多少,期滿如沒提完貨,還可代為將剩餘蔬菜製成無添加菜脯或泡菜。 此外,臻食樂園是由醫師農夫黎旭瀛和食育媽咪惠雯所創立的秀明食材流通平台,有興趣的民眾可上http://www.facebook.com/goodfood瀏覽相關訊息。 前一篇文章 環保惜福的綠生活 下一篇文章 【世界兒童椅與宜蘭椅特展】小椅子,大幸福 從此,愛上「宜蘭椅」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9【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10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徜徉花海半日遊 【樹博士系列】 土壤的祕密XI 羅山有機村 解除小黑蚊魔咒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