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小生李如麟,演、唱才藝兼備,沈潛多年,今年準備再出發。圖/李如麟提供
【記者阮愛惠專題報導】永遠的「美女小生」李如麟,至今仍是許多台灣、東南亞戲迷心目中扮相最俊俏的歌仔戲小生。不只是扮相佳,她的唱腔更是渾厚悠揚,一開口,總讓女戲迷心醉神迷。
李如麟一生和戲劇有不解之緣。從小就被送養的她,三歲開始,就跟著歌仔戲班的養母上台演出,八歲開始,就挑大樑演出《小按君》裡的神童;後來她進入電視戲劇圈,加入楊麗花歌仔戲行列,更是紅極一時。電視歌仔戲之外,她亦延伸出台語古裝劇的演藝路,作品包括《龍鳳姻緣》、《浪子李三》、《嘉慶君遊台灣》、《琴韻簫聲》等,也曾回復女兒身,演出時裝劇《出外的女人》和《大廟口》。
最愛不是歌仔戲
雖因歌仔戲和連續劇走紅演藝圈數十年,留下大量作品,但李如麟回首前塵,卻發現自己最喜愛的,是唱台語歌。早年為了登台作秀或上電視綜藝節目,學會不少流行歌,大多是些抒情慢歌,「因為我上了台不會『搖擺』,只好都唱慢歌;也學了幾首陳昇和伍佰的歌,唱這些歌時,很能抒發我內在的情感。」她笑說。
台上英姿勃發、氣宇軒昂的李如麟,經歷過受虐的童年,及一段曲曲折折的感情路,親情缺位、愛情落空,至今是她內心難以彌補的缺憾,所幸,這些年來,她因為佛教的信仰而不致迷失,更幸而得到相應的法師慈悲的帶領及指導,她慢慢走出自我封閉的生活圈,蘊釀再出發的能量。
擺脫戲味下苦功
傳統歌仔戲小生轉唱流行歌,如何擺脫掉「戲」味?李如麟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早期她登台演唱,就請友人在台下幫她錄音,下台後她放來聽,發現「怎麼那麼難聽?」於是一遍遍練唱、慢慢修正,才找出另一種唱腔。
她推出了第一張演唱專輯《行船的人》(當年還是卡帶),銷路非常好;接下來再出版過年應景的《招財進寶》,更是賣到斷貨。出第三張專輯《怎樣看呼開》,唱片公司認為她的時裝照很美,就不再用她的歌仔戲劇照,結果很多人看不出來是李如麟的作品,銷路大受影響。
死忠粉絲愛相隨
這些年來李如麟韜光養晦,拒絕邀約,只想安靜地在家裡寫書法、抄經、健行。「也許過去過得太辛苦,現在只想好好地休息。」她說。但她分布各地的戲迷卻不答應,時時催促著她重出江湖,再推出一張讓大家重新記憶的作品。在李如麟尚未行動之前,網友不堪久待,已經自行找出她以前的作品如《唐伯虎點秋香》、《薛平貴與王寶釧》、《倩女幽魂》及《新白蛇傳》等,放到Youtube上供大家點閱。歌迷更幫李如麟成立官方網站、臉書粉絲團互相串連,更透過這些管道和「如麟姐」保持互動。這些死忠粉絲從二十多歲到四十多歲都有,很多是小時候「跟著媽媽一起迷李如麟」,長大後仍保持同樣的思慕之情。
虔心讚嘆佛教
為了回饋粉絲,也發心供養佛教,李如麟已決定在今年上半年內將推出一張全新的演唱作品,至於內容有哪些?她想先賣個關子,只說「有虔心讚嘆佛教的意味」。
目前,她保持身心清靜,不菸不酒,悉心護嗓,一心希望做出心目中最美好的一張作品。如果還有什麼所求?她只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就是希望近日能找到一位合得來的助理,幫她打理生活事務及對外的聯繫工作,以及隨時記錄她口述的一些歌詞資料,好讓她專心休養及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