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歡樂的新年氣氛中,除了放爆竹、貼對聯、點燈守歲之外,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讓大家在新年裡,感染日日吉祥喜慶的新年氣氛,那就是——剪紙藝術。
傳統中國民家熱愛以精微剪紙作為裝飾品,每逢過年過節和婚嫁喜慶日,家家戶戶的門窗、牆壁都會貼上用金色和紅紙剪出寓意吉祥圖案的剪紙,以作驅邪除疫、納福招財,又可增添節日喜慶氣氛的象徵。
中國剪紙藝術伴隨中國人有數千年之久,據傳此項技藝在西元七世紀左右,還經由「絲路」傳播到歐亞各地,至今,這些國家博物館裡,還可看到許多古老的中國剪紙珍品。
揚州是剪紙流行最早的地區之一,清末民初,江蘇剪紙藝人已遍及城鄉,張永壽便是最顯山露水的一位,代表著市鎮階層的審美趣味,剪紙中略帶雅氣,細巧玲瓏,維妙維肖,深得崇尚詩書的江南人喜愛。
隋唐時期,人們就把剪紙作為一種樂趣,點綴和美化生活。在唐代,揚州已有剪紙迎春的風俗。立春之日,民間剪紙為花、春蝶、春錢,或懸於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相觀以為樂。
在新的一年開始,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特別舉辦「巧剪人間樣—二○○七國際剪紙特展」,邀請揚州剪紙傑出代表張永壽之女張慕莉,來台示範揚州剪紙工藝,並展出國外十七個國家剪紙。參展者另有龐建東、翁文、張秀芳等作品,共一千件。
【世界紙藝】:
展出日本、泰國、印度、美國、瑞士、德國、丹麥、以色列、墨西哥等十七個國家的剪紙,表現了東西文化不同的根源和特點。
【巧剪人間】:
無所不有,集合了吉祥圖案、歷史典故、神話戲劇、人物山水、樓台亭閣、生命禮讚等剪紙。
【諸事圓滿】:
適逢豬年,特別推出「百諸鬧春」,創作百豬造型,讓大眾觀看善巧、歡喜的百豬樣,希望未來一年社會和諧、國泰民安、諸事圓滿。
【巧剪人間樣—二○○七國際剪紙特展】
■日期:即日起至三月三十一日
■地點:高雄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